“沙洲楓岸無來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沙洲楓岸無來客”全詩
朱欄直下一百丈,日暖游鱗自相向。
昔人愛險閉層城,今日愛閑江復清。
沙洲楓岸無來客,草綠花紅山鳥鳴。
分類:
作者簡介(郎士元)
郎士元 唐代詩人。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縣)人。生卒年不詳。天寶十五載(756)登進士第。安史之亂中,避難江南。寶應元年(762)補渭南尉,歷任拾遺、補闕、校書等職,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與錢起齊名,世稱"錢郎"。他們詩名甚盛,當時有"前有沈宋,后有錢郎"(高仲武《中興間氣集》)之說。
《郢城西樓吟(一作張繼詩)》郎士元 翻譯、賞析和詩意
郢城西樓吟(一作張繼詩)
連山盡處水縈回,山上戍門臨水開。
朱欄直下一百丈,日暖游鱗自相向。
昔人愛險閉層城,今日愛閑江復清。
沙洲楓岸無來客,草綠花紅山鳥鳴。
《郢城西樓吟(一作張繼詩)》是唐代郎士元創作的一首詩。詩中描繪了郢城西樓的美景和安寧的生活。
詩中的“連山盡處水縈回,山上戍門臨水開”,用山水交融的景色描繪了郢城西樓所在的位置。樓上可以俯瞰遠山和水面,景色壯麗。
接著,“朱欄直下一百丈,日暖游鱗自相向”,描繪了樓下水中的魚兒,受到陽光的溫暖,自由自在地游動。這里體現了寧靜和逍遙的境界。
詩中還提到了過去和現在的對比。過去的人們喜歡建造堅固的城墻來保護自己,而現在的人們更喜歡寧靜的生活。詩中的“昔人愛險閉層城,今日愛閑江復清”反映了社會發展和人們的心態變遷。
最后一句“沙洲楓岸無來客,草綠花紅山鳥鳴”,描繪了郢城西樓附近的環境。沙洲上的楓樹岸邊的草地綠意盎然,山間的花朵絢麗多彩,山鳥在鳴叫。這一景象展示了自然的美麗和寧靜。
整首詩以景物描寫表現了詩人對西樓和周圍環境的喜愛和對安寧生活的向往。通過描繪美麗的自然景色和寧靜的環境,詩中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沙洲楓岸無來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ǐng chéng xī lóu yín yī zuò zhāng jì shī
郢城西樓吟(一作張繼詩)
lián shān jǐn chù shuǐ yíng huí, shān shàng shù mén lín shuǐ kāi.
連山盡處水縈回,山上戍門臨水開。
zhū lán zhí xià yī bǎi zhàng,
朱欄直下一百丈,
rì nuǎn yóu lín zì xiāng xiàng.
日暖游鱗自相向。
xī rén ài xiǎn bì céng chéng, jīn rì ài xián jiāng fù qīng.
昔人愛險閉層城,今日愛閑江復清。
shā zhōu fēng àn wú lái kè, cǎo lǜ huā hóng shān niǎo míng.
沙洲楓岸無來客,草綠花紅山鳥鳴。
“沙洲楓岸無來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