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一藝更無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生一藝更無倫”全詩
若是雁門寒月夜,此時應卷盡驚沙。
天生一藝更無倫,寥亮幽音妙入神。
吹向別離攀折處,當應合有斷腸人。
分類:
作者簡介(郎士元)
郎士元 唐代詩人。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縣)人。生卒年不詳。天寶十五載(756)登進士第。安史之亂中,避難江南。寶應元年(762)補渭南尉,歷任拾遺、補闕、校書等職,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與錢起齊名,世稱"錢郎"。他們詩名甚盛,當時有"前有沈宋,后有錢郎"(高仲武《中興間氣集》)之說。
《聞吹楊葉者二首》郎士元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聞吹楊葉者二首》是唐代詩人郎士元所作的一首詩。下面是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妙吹楊葉動悲笳,
胡馬迎風起恨賒。
若是雁門寒月夜,
此時應卷盡驚沙。
天生一藝更無倫,
寥亮幽音妙入神。
吹向別離攀折處,
當應合有斷腸人。
中文譯文:
聽到了妙吹楊葉動人的悲笳聲,
胡馬迎風奮起,激起了無盡的悲傷。
如果是在雁門寒月的夜晚,
此時吹奏的音樂將使沙塵翻卷。
他的音樂才華無人能及,
清脆的幽音靈動地進入人的心靈。
當音樂傳到別離傷感之地,
必然會感動那些痛苦的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妙吹楊葉動悲笳的景象為起點,通過描述胡馬迎風起恨賒的情景,描繪了一幅邊塞飄泊英雄的悲壯畫面。作者將雁門寒月所處的寒冷夜晚和吹奏出的音樂相互烘托,形成一種寒涼、凄美的意境。他贊美吹奏者的音樂才華,認為他的幽音寥亮,妙入神靈。最后,他將音樂的傳達對象定位在別離傷感之地,暗示詩中所描述的情感和境遇正是那些斷腸人所感受到的。
整首詩運用了場景的描寫和意境的烘托,以及比喻的手法,將音樂的力量與傷感的情感相結合,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通過描繪邊塞風情和吹奏者的天賦,展現了作者對音樂才華的贊美和對人生別離的思考。
總之,這首詩通過表達胡馬迎風的恨意和音樂傳達的情感,展現了邊塞英雄的悲壯情懷,以及音樂的力量和魅力。它是一首具有強烈情感、富于意境的唐詩佳作。
“天生一藝更無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chuī yáng yè zhě èr shǒu
聞吹楊葉者二首
miào chuī yáng yè dòng bēi jiā, hú mǎ yíng fēng qǐ hèn shē.
妙吹楊葉動悲笳,胡馬迎風起恨賒。
ruò shì yàn mén hán yuè yè, cǐ shí yīng juǎn jǐn jīng shā.
若是雁門寒月夜,此時應卷盡驚沙。
tiān shēng yī yì gèng wú lún, liáo liàng yōu yīn miào rù shén.
天生一藝更無倫,寥亮幽音妙入神。
chuī xiàng bié lí pān zhé chù, dāng yīng hé yǒu duàn cháng rén.
吹向別離攀折處,當應合有斷腸人。
“天生一藝更無倫”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