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鈴無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小金鈴無數”全詩
黃花初放了,小金鈴無數。
燕子已辭秋社去,剩香泥,舊時簾戶。
重陽將近也,又滿城風雨。
分類: 憶少年
作者簡介(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詩人、詞人、學者、藏書家。字錫鬯,號竹垞,又號驅芳,晚號小長蘆釣魚師,又號金風亭長。漢族,秀水(今浙江嘉興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科,除檢討。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書房。曾參加纂修《明史》。博通經史,詩與王士禎稱南北兩大宗。作詞風格清麗,為浙西詞派的創始者,與陳維崧并稱朱陳。精于金石文史,購藏古籍圖書不遺余力,為清初著名藏書家之一。
《憶少年》朱彝尊 翻譯、賞析和詩意
《憶少年·一鉤斜月》是清代朱彝尊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一鉤斜月,一聲新雁,一庭秋露。
黃花初放了,小金鈴無數。
燕子已辭秋社去,剩香泥,舊時簾戶。
重陽將近也,又滿城風雨。
譯文:
一彎斜掛的月亮,一聲剛剛飛來的雁鳴,一地的秋露。
黃花剛剛開始開放,小小的金鈴搖曳無數。
燕子已經離開了秋日的社區,只剩下香泥,舊時的簾戶。
重陽節即將來臨,城市又被風雨充滿。
詩意:
這首詩以秋天的景象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過去少年時光的懷念和對逝去時光的思念之情。詩中描繪了一系列秋天的元素,如斜掛的月亮、飛過的雁鳴和滿地的秋露,以及黃花初放和小金鈴的細膩描繪,給人以深深的秋日寂寥之感。燕子離開了秋社,簾戶上的香泥和舊時的簾幕都成了過去的回憶,詩人深感時光的流轉和歲月的變遷。最后,重陽節的臨近和城市中的風雨給詩中增添了一絲憂傷和凄涼的氣氛。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景象,通過對細微之處的描摹,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對青春時光的懷念和對逝去時光的無奈。每一句詩都用寥寥幾個字勾勒出一個畫面,給人以深深的感觸。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如斜掛的月亮與剛飛來的雁鳴、黃花初放與小金鈴無數,使詩句更加生動且充滿層次感。最后兩句描述了重陽將至的氣氛和城市中的風雨,為整首詩增添了一絲凄涼之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時光流轉相結合,抒發了對逝去時光的思念和對未來的憂傷。整首詩意境優美,給人以深深的感慨和共鳴。
“小金鈴無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ì shào nián
憶少年
yī gōu xié yuè, yī shēng xīn yàn, yī tíng qiū lù.
一鉤斜月,一聲新雁,一庭秋露。
huáng huā chū fàng le, xiǎo jīn líng wú shù.
黃花初放了,小金鈴無數。
yàn zi yǐ cí qiū shè qù, shèng xiāng ní, jiù shí lián hù.
燕子已辭秋社去,剩香泥,舊時簾戶。
chóng yáng jiāng jìn yě, yòu mǎn chéng fēng yǔ.
重陽將近也,又滿城風雨。
“小金鈴無數”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入聲三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