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熟處日日闌風吹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梅熟處日日闌風吹雨”全詩
無心好夢,早被行云勾住。
難道今番是夢,夢里分明說與。
留不得,翠衾涼,珠淚飄殘蜜炬。
啼鵑滿山樹。
謝多情小鳥,勸儂歸去。
秋期過了,夜月寒生南浦。
執手枯荷池上,宛種玉。
亭東路。
貪夢好,問柔魂,可曾飛度。
分類: 芙蓉月
作者簡介(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詩人、詞人、學者、藏書家。字錫鬯,號竹垞,又號驅芳,晚號小長蘆釣魚師,又號金風亭長。漢族,秀水(今浙江嘉興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科,除檢討。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書房。曾參加纂修《明史》。博通經史,詩與王士禎稱南北兩大宗。作詞風格清麗,為浙西詞派的創始者,與陳維崧并稱朱陳。精于金石文史,購藏古籍圖書不遺余力,為清初著名藏書家之一。
《芙蓉月》朱彝尊 翻譯、賞析和詩意
《芙蓉月·蠻府輟棹時》是清代朱彝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蠻府輟棹時,梅熟處日日闌風吹雨。
在蠻府停止劃船的時候,每天都到梅熟的地方。夜晚風吹雨打。
無心好夢,早被行云勾住。
無意中做了美夢,卻被行云勾住。
難道今番是夢,夢里分明說與。
難道這一次也是夢境,夢中明明白白地說出來。
留不得,翠衾涼,珠淚飄殘蜜炬。
留不住,翠綠的被子涼了,眼淚像珍珠飄落在熄滅的蜜炬上。
啼鵑滿山樹。謝多情小鳥,勸儂歸去。
山上啼鵑聲響徹。感謝多情的小鳥,勸你回去吧。
秋期過了,夜月寒生南浦。
秋天已經過去了,夜晚的月亮冷冷地升起在南浦。
執手枯荷池上,宛種玉。亭東路。
牽著手在枯荷池邊漫步,像是種下了珍貴的玉。亭東的路。
貪夢好,問柔魂,可曾飛度。
貪戀美夢,問問溫柔的靈魂,是否曾經飛翔過。
這首詩詞以清麗的筆觸描繪了一個夢幻般的情境。詩人在梅熟的地方停下劃船,感受到了夜晚的微風和雨水。他做了一個美夢,但卻被行云勾住,讓他懷疑這一切是否只是夢境。他留不住夢中的美好,感受到了失去的痛苦,眼淚像珍珠一樣落在熄滅的蜜炬上。
詩中出現了啼鵑聲,象征著季節的轉換,秋天已經過去,夜晚的月亮寒冷地升起。詩人在枯荷池邊與人牽手漫步,給人一種寧靜而溫馨的畫面。最后,詩人貪戀美夢,詢問自己溫柔的靈魂是否曾經飛翔過。
整首詩詞以清新、唯美的語言風格展示了詩人對夢幻與現實的反思,表達了對瞬間美好的感嘆和追求。通過對自然景物、情感和意象的描繪,詩人在讀者心中勾勒出一幅凄美的畫面,喚起人們對生命、愛情和夢想的思考。
“梅熟處日日闌風吹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ú róng yuè
芙蓉月
mán fǔ chuò zhào shí, méi shú chù rì rì lán fēng chuī yǔ.
蠻府輟棹時,梅熟處日日闌風吹雨。
wú xīn hǎo mèng, zǎo bèi xíng yún gōu zhù.
無心好夢,早被行云勾住。
nán dào jīn fān shì mèng, mèng lǐ fēn míng shuō yǔ.
難道今番是夢,夢里分明說與。
liú bù dé, cuì qīn liáng, zhū lèi piāo cán mì jù.
留不得,翠衾涼,珠淚飄殘蜜炬。
tí juān mǎn shān shù.
啼鵑滿山樹。
xiè duō qíng xiǎo niǎo, quàn nóng guī qù.
謝多情小鳥,勸儂歸去。
qiū qī guò le, yè yuè hán shēng nán pǔ.
秋期過了,夜月寒生南浦。
zhí shǒu kū hé chí shàng, wǎn zhǒng yù.
執手枯荷池上,宛種玉。
tíng dōng lù.
亭東路。
tān mèng hǎo, wèn róu hún, kě zēng fēi dù.
貪夢好,問柔魂,可曾飛度。
“梅熟處日日闌風吹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