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扣亭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桐扣亭前”全詩
記春花落盡,才返吟鞭。
鴨頭凝練浦,鵝眼屑榆錢。
蘭期空約月初弦。
待來不來,紅橋小船。
蓬山近,又風引翠鬟不見。
飛燕,書乍展。
哽咽淚痕,猶自芳箋染。
玉鏡妝臺,青蓮硯匣,定自沉吟千遍。
解道臨行更開封,背人一縷香云剪。
知他別后,鳳釵攏鬢深淺。
分類: 換巢鸞鳳
作者簡介(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詩人、詞人、學者、藏書家。字錫鬯,號竹垞,又號驅芳,晚號小長蘆釣魚師,又號金風亭長。漢族,秀水(今浙江嘉興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科,除檢討。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書房。曾參加纂修《明史》。博通經史,詩與王士禎稱南北兩大宗。作詞風格清麗,為浙西詞派的創始者,與陳維崧并稱朱陳。精于金石文史,購藏古籍圖書不遺余力,為清初著名藏書家之一。
《換巢鸞鳳》朱彝尊 翻譯、賞析和詩意
《換巢鸞鳳·桐扣亭前》是清代朱彝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桐扣亭前。記春花落盡,才返吟鞭。
在桐扣亭前,我記得春花已經凋謝殆盡,才剛剛返回,開始吟詠我的馬鞭。
鴨頭凝練浦,鵝眼屑榆錢。蘭期空約月初弦。
浦水上漂浮著鴨子,它們的頭頸優雅俏麗;水中還有些許鵝的目光,像是金黃的榆樹葉片。蘭花的約定空空蕩蕩,只見到初弦的月亮。
待來不來,紅橋小船。蓬山近,又風引翠鬟不見。
等待的人未必會來,紅色的小船停在橋邊。蓬山近在眼前,卻被風吹散了青絲。
飛燕,書乍展。哽咽淚痕,猶自芳箋染。
飛燕飛過,展開書頁。眼含淚痕,恍若墨跡染上了芳紙。
玉鏡妝臺,青蓮硯匣,定自沉吟千遍。
玉鏡和妝臺,還有青蓮盛放的硯匣,都在靜靜地沉思了千百次。
解道臨行更開封,背人一縷香云剪。知他別后,鳳釵攏鬢深淺。
告別之際,打開折疊的信紙。離開時,我背起一縷香云裁剪,讓它飄向開封。在知道你離開之后,我重新梳理鳳釵,攏起烏云般深淺的發鬢。
這首詩詞以桐扣亭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感嘆和別離的傷感。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意象描寫,如鴨頭凝練浦、鵝眼屑榆錢、紅橋小船等,形象生動地描繪了景物的細節。同時,通過對待人不來、風吹翠鬟不見等情節的描寫,表達了離別的痛苦和思念之情。最后幾句以玉鏡妝臺、青蓮硯匣等意象,凸顯了詩人內心深處對別離的思考和沉思。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幽遠,展現了朱彝尊細膩的詩境和對愛情的癡迷。
“桐扣亭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cháo luán fèng
換巢鸞鳳
tóng kòu tíng qián.
桐扣亭前。
jì chūn huā luò jǐn, cái fǎn yín biān.
記春花落盡,才返吟鞭。
yā tóu níng liàn pǔ, é yǎn xiè yú qián.
鴨頭凝練浦,鵝眼屑榆錢。
lán qī kōng yuē yuè chū xián.
蘭期空約月初弦。
dài lái bù lái, hóng qiáo xiǎo chuán.
待來不來,紅橋小船。
péng shān jìn, yòu fēng yǐn cuì huán bú jiàn.
蓬山近,又風引翠鬟不見。
fēi yàn, shū zhà zhǎn.
飛燕,書乍展。
gěng yè lèi hén, yóu zì fāng jiān rǎn.
哽咽淚痕,猶自芳箋染。
yù jìng zhuāng tái, qīng lián yàn xiá, dìng zì chén yín qiān biàn.
玉鏡妝臺,青蓮硯匣,定自沉吟千遍。
jiě dào lín xíng gèng kāi fēng, bèi rén yī lǚ xiāng yún jiǎn.
解道臨行更開封,背人一縷香云剪。
zhī tā bié hòu, fèng chāi lǒng bìn shēn qiǎn.
知他別后,鳳釵攏鬢深淺。
“桐扣亭前”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