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愛割難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至愛割難斷”全詩
至愛割難斷,剛性挫以鈍。
淚傷染衣班,花惜落蔕嫩。
天地既許生,生之何遽困。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殤小女稱稱三首》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殤小女稱稱三首》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殤女的哀悼和思考,以及對生命的思索和反思。
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殤女的境遇,首句“高廣五寸棺,埋此千歲恨”直接點明了殤女的早逝,以及對她的深深懷念。接著,詩人表達了對于至愛的割舍之難,“至愛割難斷,剛性挫以鈍”,揭示了殤女與親人之間深厚的情感紐帶,以及生離死別的痛苦。
接下來的兩句“淚傷染衣班,花惜落蔕嫩”通過形象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內心的傷痛和悲傷。淚水染濕衣襟,花兒也似乎為殤女的早逝而黯然失色。
最后兩句“天地既許生,生之何遽困”是作者對于生命意義的思考。詩人反問天地既然給予了生命,為何生命會如此短暫而困頓。這里蘊含著對于生命的無奈與追問,以及對于人生意義的思索。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對殤女的哀悼和思念之情,同時通過對生命的思考,讓人思索人生的價值和意義。詩人以樸素的語言,揭示了生死與情感的交織,以及對于生命短暫與無常的感慨,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觸動。
“至愛割難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ù zǐ sān yuè èr shí yī rì shāng xiǎo nǚ chēng chēng sān shǒu
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殤小女稱稱三首
gāo guǎng wǔ cùn guān, mái cǐ qiān suì hèn.
高廣五寸棺,埋此千歲恨。
zhì ài gē nán duàn, gāng xìng cuò yǐ dùn.
至愛割難斷,剛性挫以鈍。
lèi shāng rǎn yī bān, huā xī luò dì nèn.
淚傷染衣班,花惜落蔕嫩。
tiān dì jì xǔ shēng, shēng zhī hé jù kùn.
天地既許生,生之何遽困。
“至愛割難斷”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