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囊千里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絳囊千里道”全詩
每視銜飛翅,因薰劚取陴。
絳囊千里道,乾蛹百鈞馳。
盡入公侯第,雕盤助酒卮。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宣州雜詩二十首》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宣州雜詩二十首》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竿頭注腐鼠,水次野蜂知。
每視銜飛翅,因薰劚取陴。
絳囊千里道,乾蛹百鈞馳。
盡入公侯第,雕盤助酒卮。
譯文:
竿頂上有腐爛的老鼠,水邊有知曉的野蜂。
每當看見它們撲打翅膀,就因此點燃火把來捕捉。
紅色的囊中裝滿了千里之路,干癟的蛹蟲擁有百斤之力。
它們都進入了公侯的府邸,雕花的盤子輔助飲酒的杯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幅生動的畫面,表達了作者對于生活中微小而平凡之物的觀察和思考。詩中的竿頭注腐鼠和水次野蜂,代表著生活中的瑣碎細節,似乎微不足道,但實際上卻蘊含著一種微妙的力量和智慧。
當野蜂飛翔時,它們銜著花蜜飛過,而這個動作激發了作者的靈感,點燃了他追求真理和智慧的火焰。因此,他以薰劚取陴的方式,用火把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尋求更廣闊的知識和境界。
絳囊千里道和乾蛹百鈞馳,揭示了作者追求進取、追求成功的精神。絳囊是古代官員出行時攜帶的紅色行囊,象征著遠行和事業的奮斗。乾癟的蛹蟲,雖然外表脆弱,但它們具備百斤之力,意味著內在的潛力和堅韌不拔的精神。
最后兩句描述了這種奮斗和進取的成果。作者所追求的目標,不僅僅是進入公侯的府邸,更是在府邸中享受到美食和美酒的快樂。雕花的盤子和酒杯相互輔助,形成一種和諧的畫面,寓意著奮斗和享受的平衡。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和生動形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平凡事物中蘊含的智慧和力量的思考,以及對于奮斗與成就、追求與享受之間關系的思索。它鼓勵人們在平凡的生活中發現美好,追求進取,將奮斗與享受融為一體,以實現真正的人生價值。
“絳囊千里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uān zhōu zá shī èr shí shǒu
宣州雜詩二十首
gān tóu zhù fǔ shǔ, shuǐ cì yě fēng zhī.
竿頭注腐鼠,水次野蜂知。
měi shì xián fēi chì, yīn xūn zhǔ qǔ pí.
每視銜飛翅,因薰劚取陴。
jiàng náng qiān lǐ dào, gān yǒng bǎi jūn chí.
絳囊千里道,乾蛹百鈞馳。
jǐn rù gōng hóu dì, diāo pán zhù jiǔ zhī.
盡入公侯第,雕盤助酒卮。
“絳囊千里道”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