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香聞稻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蜜香聞稻花”全詩
遠船來橘蔗,深步上魚蝦。
鵝美冒椒葉,蜜香聞稻花。
歲時風俗美,笑殺異鄉槎。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宣州雜詩二十首》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宣州雜詩二十首》是宋代梅堯臣的作品,詩中描述了宣州的美景和風俗。
詩意:詩人以生動的筆觸描繪了宛水從城下流過,滔滔不息地向北流去的景象。遠處的船只帶來了新鮮的橘子和甘甜的蔗糖,詩人深入水中,捕撈魚蝦。白鵝在綠葉間走動,美麗的羽毛映襯著紅辣椒葉,而稻花散發著甜蜜的香氣。宣州的歲時風俗美麗多彩,詩人由衷地笑著,仿佛異鄉的船只也被這美景所打動。
賞析: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勾勒出了宣州的自然景觀和人情風俗。通過描繪宛水的流動和船只的來往,詩人展現了宣州繁榮的交通和貿易,以及城市生活的喧囂。詩中的橘蔗、魚蝦、白鵝等細節,增添了生活的趣味和豐富的物產。而稻花的香氣更是引發讀者對于宣州豐收和富饒的遐想。最后,詩人對于歲時風俗美的贊嘆和笑聲,表達了對家鄉的熱愛和對異鄉的喜悅。整首詩以寫景為主,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宣州的富饒和生機,給人以美好愉悅的感受。
譯文:
宛水從城下流過,
滔滔北去斜。
遠船帶來橘蔗,
深入水中捕魚蝦。
白鵝美麗冒紅辣椒葉,
聞著稻花散發的蜜香。
歲時風俗美麗多彩,
笑殺異鄉槎。
賞析:這首詩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展示了宣州的美麗景色和豐富的風俗。詩人以簡潔明快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宛水流經城下的情景,流水的奔流和北去的方向,給人一種激動和振奮的感覺。遠船帶來的橘子和蔗糖,以及詩人深入水中捕撈魚蝦的情節,展示了宣州的水產豐富,生活的豐富多彩。詩中的白鵝冒紅辣椒葉,稻花散發的蜜香,揭示了宣州的獨特風物和獨特的生活氛圍。最后,詩人對歲時風俗的美麗多彩表示贊嘆,以及對異鄉的歡笑,表達了對家鄉的熱愛和對異地生活的喜悅。整首詩以寫景為主,語言簡練,生動有趣,給人以愉悅和美好的感受。
“蜜香聞稻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uān zhōu zá shī èr shí shǒu
宣州雜詩二十首
wǎn shuǐ guò chéng xià, tāo tāo běi qù xié.
宛水過城下,滔滔北去斜。
yuǎn chuán lái jú zhè, shēn bù shàng yú xiā.
遠船來橘蔗,深步上魚蝦。
é měi mào jiāo yè, mì xiāng wén dào huā.
鵝美冒椒葉,蜜香聞稻花。
suì shí fēng sú měi, xiào shā yì xiāng chá.
歲時風俗美,笑殺異鄉槎。
“蜜香聞稻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