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結游朋去尋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時結游朋去尋玩”全詩
及來江南花亦好,絳紫淺紅如舞娥。
竹陰水照增顏色,春服帖妥裁輕羅。
時結游朋去尋玩,香吹酒面生紅波。
粉英不忿付狂蝶,白發強插成悲歌。
明年更開余已去,風雨吹殘可奈何。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牡丹》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牡丹》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梅堯臣。這首詩詞描述了洛陽牡丹以及江南花卉的美麗。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牡丹》中文譯文:
洛陽的牡丹名品很多,
自稱天下無人能超過。
而江南的花也同樣美好,
絳紫淺紅色如舞娥。
竹陰下水映增添色彩,
春裝輕柔剪裁輕羅。
時常結伴去尋歡樂,
香風吹拂有紅色波。
花瓣不甘愿被瘋蝶盜取,
白發勉強插入成悲歌。
明年再開花,我已離去,
風雨吹襲殘花,無可奈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牡丹花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牡丹花的贊美以及對江南花卉的喜愛之情。詩中描繪了洛陽的牡丹品種繁多,以至于它們自認為天下無人能與之媲美。然而,作者也發現江南的花同樣美好,尤其是絳紫淺紅色的牡丹花,宛如舞蹈的仙女一般。詩中還提到牡丹花在竹陰下映襯著水面,增添了色彩的層次感,而它輕柔的花瓣則像是春天的輕羅服裝一般。詩中描繪了春天時結伴尋歡作樂,香風吹拂下形成紅色波浪的景象。然而,詩中也流露出牡丹花的悲涼。它們不甘心自己的花瓣被蝴蝶奪走,白發勉強插入花中,仿佛訴說著悲傷的歌謠。最后,詩中表達了明年花開時,作者已經離去的無奈和對風雨吹襲殘花的無可奈何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對牡丹花和江南花卉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花卉美感的體驗和感慨,同時也點出了人生的無常和離別的主題。整體上,這首詩詞通過生動的描寫和抒情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人生和離別的思考,給人以美好而深遠的印象。
“時結游朋去尋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ǔ dān
牡丹
luò yáng mǔ dān míng pǐn duō, zì wèi tiān xià wú néng guò.
洛陽牡丹名品多,自謂天下無能過。
jí lái jiāng nán huā yì hǎo, jiàng zǐ qiǎn hóng rú wǔ é.
及來江南花亦好,絳紫淺紅如舞娥。
zhú yīn shuǐ zhào zēng yán sè, chūn fú tiē tuǒ cái qīng luó.
竹陰水照增顏色,春服帖妥裁輕羅。
shí jié yóu péng qù xún wán, xiāng chuī jiǔ miàn shēng hóng bō.
時結游朋去尋玩,香吹酒面生紅波。
fěn yīng bù fèn fù kuáng dié, bái fà qiáng chā chéng bēi gē.
粉英不忿付狂蝶,白發強插成悲歌。
míng nián gèng kāi yú yǐ qù, fēng yǔ chuī cán kě nài hé.
明年更開余已去,風雨吹殘可奈何。
“時結游朋去尋玩”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