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燕子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看看燕子歸”全詩
園思前法部,淚濕舊宮妃。
月白秋千地,風吹蛺蝶衣。
強傾寒食酒,漸老覺歡微。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梨花》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梨花》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梨花盛開在各個地方,
看著燕子歸來。
園中懷念前朝的法部官員,
淚水打濕了昔日宮廷妃子的衣裳。
秋天的白月掛在秋千底下,
微風吹動著蛺蝶的衣翼。
勉強傾斟著寒食節的酒,
漸漸變老,感到歡樂已微弱。
詩詞《梨花》以梨花盛開和燕子歸巢為主題,通過描繪園中舊時法部官員及宮廷妃子的懷念和感慨,以及秋天白月下的秋千、蛺蝶和寒食節的酒宴,表達了作者對光陰流轉、歲月變遷的感慨和對歡樂逐漸減弱的覺察。詩意中融合了對美景的描繪、對時光流逝的思考和對人生歡樂的回憶,傳達了一種憂傷和離別的情緒。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感,展現了悠遠而凄美的意境。梨花盛開、燕子歸巢,是春天的象征,也暗含著離別的含義。園中的法部官員懷念往昔,宮廷妃子的淚水則代表著過去的榮華富貴已成往事。白月下的秋千和飛舞的蛺蝶,烘托出秋天的寧靜和變幻。詩詞最后以寒食節的酒宴作為結尾,表達了時光流轉、歲月變遷,人生歡樂漸漸消逝的感慨。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流暢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寄托了對時光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思考和感嘆。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將靜謐的自然景色與人生百態相結合,使詩詞充滿了離愁和淡淡的憂傷之意。同時,它也提醒人們珍惜當下,珍惜歡樂,因為歲月的流轉和人生的變化是不可逆轉的。
“看看燕子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 huā
梨花
chǔ chù lí huā fā, kàn kàn yàn zi guī.
處處梨花發,看看燕子歸。
yuán sī qián fǎ bù, lèi shī jiù gōng fēi.
園思前法部,淚濕舊宮妃。
yuè bái qiū qiān dì, fēng chuī jiá dié yī.
月白秋千地,風吹蛺蝶衣。
qiáng qīng hán shí jiǔ, jiàn lǎo jué huān wēi.
強傾寒食酒,漸老覺歡微。
“看看燕子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