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佐三公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國佐三公進”全詩
接賓妄素貴,還綬遠危機。
憶奉追尊冊,當觀副輅旗。
生榮人莫及,無恨掩泉扉。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太師杜公挽詞五首》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太師杜公挽詞五首》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國家的三位重臣得到晉升,太師杜公升為一品官員歸隱。迎賓的人們以虛榮為貴,而離職的杜公展現著遠離政治風險的智慧。回憶當年奉命追尊的榮耀,現在只能看到副車旗幟。在生命的光輝中,沒有人能夠與杜公相比,他無怨無悔地關閉了自己的住所。
詩意:
《太師杜公挽詞五首》表達了太師杜公歸隱的情感和心境。詩人通過描寫杜公在國家政務中的地位和榮耀,以及他選擇隱退的智慧和冷靜,表達了對杜公在政治舞臺上的貢獻和個人選擇的贊美。詩中還表達了詩人對杜公生活的簡樸和超脫的羨慕與敬佩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杜公的身份地位和他選擇隱退的心境。通過對比迎賓和離職的人們的態度,表達了詩人對虛榮和權力的深思熟慮。詩人通過描寫杜公被追尊的榮耀和現在的隱退生活,展示了杜公對功名利祿的超然態度和淡泊名利的品質。整首詩情感真摯,文字簡練,通過對杜公的贊美和崇敬,表達了對退隱生活的向往和對追求內心平靜的追求。整體上,這首詩詞展示了宋代士人崇尚清靜和追求內心寧靜的文化風貌,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時代政治局勢的思考和對杜公的敬佩之情。
“國佐三公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i shī dù gōng wǎn cí wǔ shǒu
太師杜公挽詞五首
guó zuǒ sān gōng jìn, shī chén yī pǐn guī.
國佐三公進,師臣一品歸。
jiē bīn wàng sù guì, hái shòu yuǎn wēi jī.
接賓妄素貴,還綬遠危機。
yì fèng zhuī zūn cè, dāng guān fù lù qí.
憶奉追尊冊,當觀副輅旗。
shēng róng rén mò jí, wú hèn yǎn quán fēi.
生榮人莫及,無恨掩泉扉。
“國佐三公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二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