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恐不行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唯恐不行遠”全詩
寒松翳林麓,射干生隴坂。
野蓬隨飄飄,秋實綴纂纂。
萬物更盛衰,有益必有損。
損益皆自然,曷增鳧脛短。
人為智慮役,白發安得免。
利澤欲及時,唯恐不行遠。
後世豈皆愚,計校徒勉勉。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依韻奉和永叔感興五首》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依韻奉和永叔感興五首》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不要驚訝年齡增長緩慢,也不要嘆息時光逝去晚。寒松掩映在山林之中,射干生長在田間小坡上。野蓬隨風飄蕩,秋實點綴紛紛。萬物都經歷興盛和衰退,有益必然伴隨損失。損失和益處皆是自然之道,如何能增加野鴨的腿短呢?人類為智慧和憂慮所困擾,白發又如何能夠避免呢?追求利益和功名,只是擔心不能走得太遠。后世豈會都是愚蠢之人,只是瑣碎的事務使得人們勉力而為。
詩意:
這首詩通過對年齡增長和時光流逝的思考,表達了對人生中常見的困境和不可避免的現實的思考。詩人表達了對自然規律的理解和接受,認為萬物都有興盛和衰退的過程,有得必然有失。他反思人類的困境,認為人們常常為功名利祿和瑣碎的事務所困擾,而忽略了人生的真正意義。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深入的方式表達了對人生和自然規律的思考。詩人通過運用自然景物的描寫,如寒松、射干、野蓬、秋實等,將人類的境遇與自然相對照,凸顯了人生中的無奈和無法改變的現實。詩人以反問的方式,展示了對人類困境的思考,讓讀者反思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整首詩以簡潔的句式和明快的節奏,給人以清爽的感覺,同時也點出了人們常常為瑣事所困擾、為功名利祿所迷失的警示。這首詩以自然的眼光審視人生,表達了對真實和自然的追求,具有啟示性和思考性的意義。
“唯恐不行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yùn fèng hé yǒng shū gǎn xīng wǔ shǒu
依韻奉和永叔感興五首
wù jīng nián chǐ chí, wù tàn shí jié wǎn.
勿驚年齒遲,勿嘆時節晚。
hán sōng yì lín lù, yè gān shēng lǒng bǎn.
寒松翳林麓,射干生隴坂。
yě péng suí piāo piāo, qiū shí zhuì zuǎn zuǎn.
野蓬隨飄飄,秋實綴纂纂。
wàn wù gèng shèng shuāi, yǒu yì bì yǒu sǔn.
萬物更盛衰,有益必有損。
sǔn yì jiē zì rán, hé zēng fú jìng duǎn.
損益皆自然,曷增鳧脛短。
rén wéi zhì lǜ yì, bái fà ān dé miǎn.
人為智慮役,白發安得免。
lì zé yù jí shí, wéi kǒng bù xíng yuǎn.
利澤欲及時,唯恐不行遠。
hòu shì qǐ jiē yú, jì xiào tú miǎn miǎn.
後世豈皆愚,計校徒勉勉。
“唯恐不行遠”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