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信有江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肯信有江梅”全詩
淺紅欺醉粉,肯信有江梅。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初見杏花》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初見杏花》
朝代:宋代
作者:梅堯臣
不待春風遍,煙林獨早開。
淺紅欺醉粉,肯信有江梅。
中文譯文:
不等春風吹遍,杏花獨自提前開放。
淺紅的花色使人誤以為是醉粉,你能相信江邊還有杏花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梅堯臣所作,以描繪杏花的初見為主題。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杏花的贊美和驚嘆之情。
首句"不待春風遍,煙林獨早開",揭示了杏花不等待春風的吹拂而提前綻放的景象。煙林一詞形象地描述了杏花的花叢,并強調其獨特的早開特點。這種煙林獨自開放的情景給人以一種新奇和美的感受。
第二句"淺紅欺醉粉,肯信有江梅",通過淺紅的花色,作者將杏花比喻為醉粉,以形容其艷麗的顏色。然而,這樣美麗的杏花是否能讓人相信江邊還會有杏花開放呢?這句話隱含了作者對于美好事物的懷疑和對人們容易懷疑美好事物的態度。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杏花早春開放的景象,并通過對杏花顏色的描繪和對人們對美好事物的懷疑,表達了對自然美和人們審美觀的思考。同時,也把讀者的思緒引向對美的追求和對真實與虛幻的疑問。
“肯信有江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jiàn xìng huā
初見杏花
bù dài chūn fēng biàn, yān lín dú zǎo kāi.
不待春風遍,煙林獨早開。
qiǎn hóng qī zuì fěn, kěn xìn yǒu jiāng méi.
淺紅欺醉粉,肯信有江梅。
“肯信有江梅”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