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商工農共擾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官商工農共擾擾”全詩
蒲坂之城在其涯,渠渠碧瓦十萬家。
官商工農共擾擾,侯獨理齋窗照紗。
侯方守邊聽胡笳,滿屋蓄書凡幾車。
他年不按清商樂,亦莫學種東陵瓜。
老系戰馬向庭下,廚架整娖齋簽牙。
朝聞鳴雞夕聞鴉,眼昏秋匣生銅花。
兒孫誦習且盈耳,客來休論常山蛇。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寄題知儀州太保蒲中書齋》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題知儀州太保蒲中書齋》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中條插遠近,黃河瀉直斜。
蒲坂之城在其涯,渠渠碧瓦十萬家。
官商工農共擾擾,侯獨理齋窗照紗。
侯方守邊聽胡笳,滿屋蓄書凡幾車。
他年不按清商樂,亦莫學種東陵瓜。
老系戰馬向庭下,廚架整娖齋簽牙。
朝聞鳴雞夕聞鴉,眼昏秋匣生銅花。
兒孫誦習且盈耳,客來休論常山蛇。
詩意:
這首詩詞以知儀州太保蒲中書齋為題材,描繪了那個時代的社會景象和生活狀態。詩中通過描繪黃河、蒲坂之城、官商工農等場景,表現了宋代社會的繁榮景象和人們的生活瑣事。詩人以蒲中書齋為主題,描述了書齋中的文化氛圍和主人的學問。最后幾句表達了詩人的人生感慨和對后代的期望。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具體的描繪和獨特的視角,展示了宋代社會的方方面面。詩人以中條、黃河、蒲坂之城等地景為背景,勾勒出繁榮的景象,表現了社會各階層的繁忙和擾擾。詩中描繪的十萬家碧瓦,形象地展示了當時城市的規模和繁盛。
詩人通過描述蒲中書齋,突出了知識和學問的重要性。蒲中書齋是詩人所崇尚的知識殿堂,詩人將其與官商工農相對比,突出了知識分子的高尚和獨特的境界。蒲中書齋內滿屋蓄書凡幾車,顯示了主人對文化和知識的珍視。
詩人最后幾句表達了對未來的期望和對傳統文化的憂慮。詩中提到不按清商樂和不學種東陵瓜,表明詩人希望后人不應只追求短暫的享樂和功利,而是要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整首詩以流暢的語言和生動的描繪展示了宋代社會的方方面面,既有對繁榮景象的描繪,又有對知識和文化的贊美和期許,體現了梅堯臣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和思考。
“官商工農共擾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tí zhī yí zhōu tài bǎo pú zhōng shū zhāi
寄題知儀州太保蒲中書齋
zhōng tiáo chā yuǎn jìn, huáng hé xiè zhí xié.
中條插遠近,黃河瀉直斜。
pú bǎn zhī chéng zài qí yá, qú qú bì wǎ shí wàn jiā.
蒲坂之城在其涯,渠渠碧瓦十萬家。
guān shāng gōng nóng gòng rǎo rǎo, hóu dú lǐ zhāi chuāng zhào shā.
官商工農共擾擾,侯獨理齋窗照紗。
hóu fāng shǒu biān tīng hú jiā, mǎn wū xù shū fán jǐ chē.
侯方守邊聽胡笳,滿屋蓄書凡幾車。
tā nián bù àn qīng shāng lè, yì mò xué zhǒng dōng líng guā.
他年不按清商樂,亦莫學種東陵瓜。
lǎo xì zhàn mǎ xiàng tíng xià, chú jià zhěng chuò zhāi qiān yá.
老系戰馬向庭下,廚架整娖齋簽牙。
cháo wén míng jī xī wén yā, yǎn hūn qiū xiá shēng tóng huā.
朝聞鳴雞夕聞鴉,眼昏秋匣生銅花。
ér sūn sòng xí qiě yíng ěr, kè lái xiū lùn cháng shān shé.
兒孫誦習且盈耳,客來休論常山蛇。
“官商工農共擾擾”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