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柱輕於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擁柱輕於絮”全詩
塘冰膠燕觜,野水澀芹牙。
擁柱輕於絮,吹墀凈若沙。
乳禽饑啄木,誰悮撥琵琶。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十五日雪三首》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十五日雪三首》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寒令奪春令,六花侵百花。
塘冰膠燕觜,野水澀芹牙。
擁柱輕於絮,吹墀凈若沙。
乳禽饑啄木,誰悮撥琵琶。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冬天的景象,通過描繪雪花的形態和對自然景色的觀察,表達了作者對寒冷季節的感受和對春天的期待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冬天的景象為背景,通過雪花的描繪和對自然景物的觀察,展現出作者對寒冷季節的感受和對春天的期待。下面對每一句進行分析:
1. "寒令奪春令,六花侵百花。"
這兩句表達了冬天的寒冷和雪花的盛行。"寒令奪春令"指的是寒冷的天氣延遲了春天的到來,"六花侵百花"意味著雪花的數量眾多,覆蓋了原本的百花。
2. "塘冰膠燕觜,野水澀芹牙。"
這兩句描繪了冰凍的水面和冷冽的水質。"塘冰膠燕觜"形容冰面上的結冰像是黏在燕子的嘴上一樣,"野水澀芹牙"則形容野外的水質像是澀到了芹菜的牙齒。
3. "擁柱輕於絮,吹墀凈若沙。"
這兩句描述了風雪交加時的景象。"擁柱輕於絮"表示雪花像是輕柔的棉絮一樣圍繞著柱子,"吹墀凈若沙"意味著風吹過庭院,將地面吹得干凈如沙。
4. "乳禽饑啄木,誰悮撥琵琶。"
這兩句通過描繪乳禽(鳥類)啄食木頭的景象來反映冬天食物匱乏的現實。"乳禽饑啄木"意味著鳥類因為食物不足而啄食樹木,"誰悮撥琵琶"則是表達了作者對于面臨困境的人們的同情之情。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以雪花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示了冬天的寒冷和凄美。同時,通過對乳禽啄木的描寫,也體現了作者對于困境的關懷。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自然和人情的深入觀察和感悟。
“擁柱輕於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wǔ rì xuě sān shǒu
十五日雪三首
hán lìng duó chūn lìng, liù huā qīn bǎi huā.
寒令奪春令,六花侵百花。
táng bīng jiāo yàn zī, yě shuǐ sè qín yá.
塘冰膠燕觜,野水澀芹牙。
yōng zhù qīng yú xù, chuī chí jìng ruò shā.
擁柱輕於絮,吹墀凈若沙。
rǔ qín jī zhuó mù, shuí wù bō pí pá.
乳禽饑啄木,誰悮撥琵琶。
“擁柱輕於絮”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