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痟似烏常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痟似烏常渴”全詩
西靈未生魄,東岱已收魂。
吊哭新居啟,封題舊篋存。
善人吾不見,何可問乾坤。
圣賢無不死,壽夭復何云。
唯有名常在,其余理莫分。
朝榮金玉寶,暮殞蕙蘭焚。
今日寢門哭,緒言長絕君。
賈誼過秦畢,相如諭蜀歸。
二人名既大,一日命何微。
痟似烏常渴,災成鵩不飛。
百年今已矣,冰結淚沾衣。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哀石昌言舍人》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哀石昌言舍人》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朔日望顏色,衣冠朝帝閽。
在朔日的清晨,我望向天空,卻發現天色暗淡。我身著衣冠,前往朝廷,卻被閽者拒之于門外。
西靈未生魄,東岱已收魂。
西方的靈魂尚未降臨,而東方的靈魂已經歸去。
吊哭新居啟,封題舊篋存。
我悲痛地吊喪新居,打開篋中的舊稿,封存著過去的題字。
善人吾不見,何可問乾坤。
善良的人我已不再見,如何向天地間的眾生詢問?
圣賢無不死,壽夭復何云。
圣賢無一不會死去,無論是長壽還是夭折,又有何所謂呢?
唯有名常在,其余理莫分。
只有名字常常被人提及,其他的一切都無法分辨。
朝榮金玉寶,暮殞蕙蘭焚。
早晨時享有榮耀、金玉和寶物,傍晚卻毀于火災,美麗的花草焚燒殆盡。
今日寢門哭,緒言長絕君。
今天我在寢室門前痛哭,緒言已經斷絕,無法與君相會。
賈誼過秦畢,相如諭蜀歸。
賈誼曾經輔佐秦國,最終功成身退;相如曾勸告蜀國歸附。
二人名既大,一日命何微。
這兩位名士的名聲已經廣為傳頌,然而一旦離世,命運又算得了什么呢?
痟似烏常渴,災成鵩不飛。
我的哀傷就像烏鴉常渴望水源,而禍患則像鵩鳥無法飛翔。
百年今已矣,冰結淚沾衣。
百年已經過去,如今淚水已凝結,沾濕了我的衣襟。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世事變遷和生命無常的感慨。他在詩中描繪了自己被拒于朝廷之門外的境遇,以及對逝去的善人、圣賢的思念和對生命脆弱性的思考。詩中還透露出對名利權勢的淡漠態度,認為名字雖能流傳,但其他一切都無法分辨,暗示了對浮華世俗的疏離感。同時,作者以自然景物象征人生的變幻和不可抗拒的命運,以及個人情感的悲涼。整首詩詞以悲愁的情緒貫穿,抒發了作者對世俗榮辱和生命短暫的感嘆和無奈。
“痟似烏常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āi shí chāng yán shè rén
哀石昌言舍人
shuò rì wàng yán sè, yì guān cháo dì hūn.
朔日望顏色,衣冠朝帝閽。
xī líng wèi shēng pò, dōng dài yǐ shōu hún.
西靈未生魄,東岱已收魂。
diào kū xīn jū qǐ, fēng tí jiù qiè cún.
吊哭新居啟,封題舊篋存。
shàn rén wú bú jiàn, hé kě wèn qián kūn.
善人吾不見,何可問乾坤。
shèng xián wú bù sǐ, shòu yāo fù hé yún.
圣賢無不死,壽夭復何云。
wéi yǒu míng cháng zài, qí yú lǐ mò fēn.
唯有名常在,其余理莫分。
cháo róng jīn yù bǎo, mù yǔn huì lán fén.
朝榮金玉寶,暮殞蕙蘭焚。
jīn rì qǐn mén kū, xù yán zhǎng jué jūn.
今日寢門哭,緒言長絕君。
jiǎ yì guò qín bì, xiàng rú yù shǔ guī.
賈誼過秦畢,相如諭蜀歸。
èr rén míng jì dà, yī rì mìng hé wēi.
二人名既大,一日命何微。
xiāo shì wū cháng kě, zāi chéng fú bù fēi.
痟似烏常渴,災成鵩不飛。
bǎi nián jīn yǐ yǐ, bīng jié lèi zhān yī.
百年今已矣,冰結淚沾衣。
“痟似烏常渴”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七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