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但知開口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世事但知開口笑”全詩
青苔井畔雀兒斗,烏臼樹頭鴉舅鳴。
世事但知開口笑,俗情休要著心行。
是非不道任挑撻,唯憶當時阮步兵。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朝二首》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朝二首》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木鎖初開水上城,
竹籬深閉日光生。
青苔井畔雀兒斗,
烏臼樹頭鴉舅鳴。
世事但知開口笑,
俗情休要著心行。
是非不道任挑撻,
唯憶當時阮步兵。
中文譯文:
早晨兩首
木門初開水邊城,
竹籬深閉日光生。
青苔井邊雀兒斗,
烏臼樹上鴉舅鳴。
世間事務只會開口笑,
俗世情感不必執著心行。
是非不必理會任意挑剔,
只須回憶當年阮步兵。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清晨的景象,通過生動的描寫,體現了作者對生活的感悟和人生態度。
首先,詩的開頭描述了木門初開的水邊城,給人以清新宜人的感覺。接著,竹籬深閉,日光透過竹籬照耀下來,顯示出一種寧靜和隱秘的氛圍。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井邊的青苔上的雀兒相互爭斗的場景,以及樹上的烏臼(一種類似磨盤的器具)上鴉舅(鳥兒的叫聲)的鳴叫聲。這些細節描寫增添了生活的情趣和自然界的活力。
在下半部分,作者表達了自己的人生態度。他認為世事多變,只需開口笑對待,不必過于計較俗世的情感,不要固執地追求虛榮。他主張不理會是非是非,不受挑剔的干擾,只需回憶過去的美好時光,如阮步兵(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一樣,保持真摯的情感。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清新的意象和深邃的思想展示了梅堯臣對生活的獨特感悟,呼喚人們應以寬容和豁達的態度對待繁瑣的塵世紛爭,追求內心的寧靜與真實。
“世事但知開口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o èr shǒu
朝二首
mù suǒ chū kāi shuǐ shàng chéng, zhú lí shēn bì rì guāng shēng.
木鎖初開水上城,竹籬深閉日光生。
qīng tái jǐng pàn què ér dòu, wū jiù shù tóu yā jiù míng.
青苔井畔雀兒斗,烏臼樹頭鴉舅鳴。
shì shì dàn zhī kāi kǒu xiào, sú qíng xiū yào zhe xīn xíng.
世事但知開口笑,俗情休要著心行。
shì fēi bù dào rèn tiāo tà, wéi yì dāng shí ruǎn bù bīng.
是非不道任挑撻,唯憶當時阮步兵。
“世事但知開口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