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公與眾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唯公與眾殊”全詩
高才飛健鶻,逸句吐明珠。
未入周官采,爭持楚璞模。
莫悲泉骨朽,青史見賢愚。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廣支蘇才翁挽詞三首》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廣支蘇才翁挽詞三首》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盛世雖多士,唯公與眾殊。
高才飛健鶻,逸句吐明珠。
未入周官采,爭持楚璞模。
莫悲泉骨朽,青史見賢愚。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于才德高尚的人物的贊頌和紀念。詩人認為盡管當時的社會非常繁榮,有許多人才,但只有少數人能夠在眾人中脫穎而出,與眾不同。他們的才華就像飛翔的獵鷹一樣高遠,能夠吐露出珍貴的明珠般的句子。這些人雖然還沒有被官方采納,但他們仍然堅持自己的獨立思考,不受外界的影響。詩人告誡讀者不要為自己的才華被埋沒而悲傷,因為他們的智慧和賢德將會被后人所銘記。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于才德高尚人物的贊美,同時也傳達了鼓勵和激勵的意味。詩人通過對于"公"這個人物的贊頌,強調了他與眾不同的地位,以及他的才華和智慧超越了常人。詩中的"高才飛健鶻"形象生動地描繪了這些人的才華高遠、飛翔自如的特點。而"逸句吐明珠"則突顯了他們的才思敏捷,能夠創造出珍貴的句子。詩人通過對于這些人物的贊美,呼吁讀者們堅持自己的理想和獨立思考,不受外界的影響。最后兩句"莫悲泉骨朽,青史見賢愚"則表達了詩人對于后人能夠正確認識和評價這些才德高尚的人物的期望,他們的賢德將會被記錄在青史之上。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展示了對于才德高尚人物的贊美和紀念,同時也鼓勵人們堅持自己的獨立思考和理想,相信他們的才華和賢德將會被后人所銘記。
“唯公與眾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ǎng zhī sū cái wēng wǎn cí sān shǒu
廣支蘇才翁挽詞三首
shèng shì suī duō shì, wéi gōng yǔ zhòng shū.
盛世雖多士,唯公與眾殊。
gāo cái fēi jiàn gǔ, yì jù tǔ míng zhū.
高才飛健鶻,逸句吐明珠。
wèi rù zhōu guān cǎi, zhēng chí chǔ pú mó.
未入周官采,爭持楚璞模。
mò bēi quán gǔ xiǔ, qīng shǐ jiàn xián yú.
莫悲泉骨朽,青史見賢愚。
“唯公與眾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