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女忌寒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工女忌寒休”全詩
春蠶吐絲足,工女忌寒休。
翠薄時方獻,清泉緒未抽。
閨中能自巧,繡作玉釵頭。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新繭》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新繭》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露柘林初靜,
煙梯不復收。
春蠶吐絲足,
工女忌寒休。
翠薄時方獻,
清泉緒未抽。
閨中能自巧,
繡作玉釵頭。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春天蠶繭的新生和女工織繡的場景。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了春蠶吐絲的勤勞和工女們不畏嚴寒的辛勤勞作。同時,詩中還表現了女性的聰明才智和精湛的繡藝。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和女工們的勞作場景,展示了作者對生活細節的敏銳觀察和細致描繪的能力。
首句“露柘林初靜,煙梯不復收”,描繪了清晨時分露水灑在柘樹上,森林寧靜而寂靜。煙梯是指炊煙升騰的景象,不復收表示煙霧未散,意味著早晨的寧靜還未被打破。
接下來的兩句“春蠶吐絲足,工女忌寒休”,描繪了春天蠶繭的新生和女工們不畏嚴寒的辛勤勞作。蠶吐絲足表示蠶繭的生長健壯,工女們不因寒冷而休息,而是繼續工作。
“翠薄時方獻,清泉緒未抽”一句,表達了織繡材料翠薄的時候才會奉獻出來,在清泉的細流未涌動之時,意味著工女們在最佳的時間選擇織繡材料,以完成精美的作品。
最后兩句“閨中能自巧,繡作玉釵頭”,表現了女性的聰明才智和繡藝的高超。閨中指女子的內室,自巧表示她們有獨立的技藝和能力,能夠繡出精美的玉釵頭,展現了女性的才情和智慧。
整首詩詞通過對春天蠶繭的描繪和女工的勞作,表達了對勞動精神和女性才情的贊美,展示了作者對生活細節的關注和對女性智慧的肯定。整體上,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生活場景中的細膩細節,給人以生動的感受,展示了宋代文人對生活的熱愛和贊美。
“工女忌寒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n jiǎn
新繭
lù zhè lín chū jìng, yān tī bù fù shōu.
露柘林初靜,煙梯不復收。
chūn cán tǔ sī zú, gōng nǚ jì hán xiū.
春蠶吐絲足,工女忌寒休。
cuì báo shí fāng xiàn, qīng quán xù wèi chōu.
翠薄時方獻,清泉緒未抽。
guī zhōng néng zì qiǎo, xiù zuò yù chāi tóu.
閨中能自巧,繡作玉釵頭。
“工女忌寒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