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戰功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自是戰功優”全詩
莫驚除拜峻,自是戰功優。
壯士頗知勇,諸儒方貴謀。
淮西封亦薄,裴度死生羞。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宣麻》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宣麻》是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屬于宋代文學作品。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彬美下一國,
曾無相印酬。
莫驚除拜峻,
自是戰功優。
壯士頗知勇,
諸儒方貴謀。
淮西封亦薄,
裴度死生羞。
詩意解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種特定的社會境遇和價值觀念。作者通過對彬美、戰功、勇武、謀略等詞語的運用,表達了對壯士和儒者在社會中地位和待遇的思考和觸動。詩中提到的彬美和戰功都是值得贊美的品質,然而,在這個國家里,壯士和儒者卻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可和回報。作者呼吁不要驚訝于這種情況,因為這是由于社會的價值觀念所決定的。壯士非常了解勇武的重要性,而儒者則更加注重智謀的貴重。然而,即使在淮西這個地方,壯士和儒者的封賞也是非常微薄的,甚至裴度這樣的壯士也為自己生死的境遇感到羞愧。
賞析:
《宣麻》這首詩詞通過對壯士和儒者在社會中地位和待遇的反思,批判了當時社會價值觀念的偏頗。詩中通過對彬美、戰功、勇武、謀略等詞語的運用,展示了不同角色在社會中的價值和作用。壯士以勇武聞名,而儒者以智謀受人尊重。然而,這首詩詞揭示了壯士和儒者在當時社會中地位和待遇的不公平,他們的貢獻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和賞識。
通過這首詩詞,作者梅堯臣在表達對社會現象的思考和對價值觀念的反思。他呼吁人們不要驚訝于這種現象,因為這是由于社會的價值觀念所決定的,壯士和儒者的價值在當時社會中沒有得到充分的認可。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語言,表達了對社會現象的關注和對社會價值觀念的質疑,具有一定的批判意味。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壯士和儒者在社會中地位和待遇的思考,反映了當時社會價值觀念的偏頗和對不公平現象的不滿,具有一定的社會批判意味,展示了作者對社會現象的觸動和思考。
“自是戰功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uān má
宣麻
bīn měi xià yī guó, céng wú xiāng yìn chóu.
彬美下一國,曾無相印酬。
mò jīng chú bài jùn, zì shì zhàn gōng yōu.
莫驚除拜峻,自是戰功優。
zhuàng shì pō zhī yǒng, zhū rú fāng guì móu.
壯士頗知勇,諸儒方貴謀。
huái xī fēng yì báo, péi dù sǐ shēng xiū.
淮西封亦薄,裴度死生羞。
“自是戰功優”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