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道山中出入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聞道山中出入稀”全詩
野云不管田袍薄,寒逼瘦膚相伴歸。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真上人因送毛令傷足復傷冷二首》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真上人因送毛令傷足復傷冷二首》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聞道山中出入稀,偶來溪上笑談微。
野云不管田袍薄,寒逼瘦膚相伴歸。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真上人(指道士)因為送別毛令(可能是一個名叫毛令的人)而受傷的情景。詩人偶然來到溪邊,聽說真上人在山中行走很少,偶爾來到溪上,微笑和大家聊天。詩中還描繪了野云無所顧忌地飄過,不管真上人身穿的田袍多薄,嚴寒侵襲著他瘦弱的身軀,與他一同歸去。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描繪了真上人的孤獨和辛酸。首句“聞道山中出入稀”,通過“出入稀”來形容真上人在山中行走的罕見,表達了他與世隔絕、孤獨的境遇。接著,“偶來溪上笑談微”,詩人通過“偶來溪上”和“笑談微”來展現真上人在寂寞中的一絲快樂,也表達了他對人間生活的向往。
第二聯的描寫更加凄涼。詩人通過“野云不管田袍薄”,揭示了真上人在嚴寒的環境中,田袍薄弱無助,與野云無關,生活的困苦與外界的漠視形成鮮明對比。最后一句“寒逼瘦膚相伴歸”,用“寒逼”來形容真上人被嚴寒所逼,瘦弱的身軀與嚴寒相伴而歸,表達了他的艱辛與寂寞。
整首詩詞通過簡練而凄美的語言,描繪了真上人的孤獨和辛酸,以及他與世界的脫節和生活的艱辛。這種對真上人內心境遇的描寫,既表達了梅堯臣對真上人的同情和敬意,也折射出當時社會對道士們的冷淡和忽視。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思索和共鳴。
“聞道山中出入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ēn shàng rén yīn sòng máo lìng shāng zú fù shāng lěng èr shǒu
真上人因送毛令傷足復傷冷二首
wén dào shān zhōng chū rù xī, ǒu lái xī shàng xiào tán wēi.
聞道山中出入稀,偶來溪上笑談微。
yě yún bù guǎn tián páo báo, hán bī shòu fū xiāng bàn guī.
野云不管田袍薄,寒逼瘦膚相伴歸。
“聞道山中出入稀”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