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日聊一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遠日聊一仰”全詩
春冰未破時,旋拉寒篙響。
鳴雁似相隨,遠日聊一仰。
能知狀物工,把筆獨見想。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次韻和玉汝舟中見懷》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和玉汝舟中見懷》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遙聞出舟望,始愛川原廣。
春冰未破時,旋拉寒篙響。
鳴雁似相隨,遠日聊一仰。
能知狀物工,把筆獨見想。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乘船遠眺的情景,表達了他對自然景色的喜愛和對藝術創作的思考。作者遠遠地聽到船出航的聲音,開始欣賞起廣闊的川原景色。在春天冰尚未融化的時候,他拉動冰冷的篙桿發出清脆的聲音。飛鳥鳴叫仿佛相互追隨,遠處的陽光使他不禁仰望。作者欣賞自然景物的同時,也表達了對寫實藝術的理解和對藝術家獨特的感悟。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筆觸勾勒出了作者在舟中觀景時的情景和感受。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詩中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獨特感悟和對藝術創作的思考。作者通過描述春天冰尚未融化的景象,表達了對自然的敏感和細膩的觀察力。他拉動篙桿發出的聲響,不僅增添了詩詞的節奏感,也象征著藝術家在創作時的獨立思考和努力。最后,作者抒發了對飛鳥和遠處陽光的仰望,展現了他對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
整首詩詞雖然篇幅不長,但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和對藝術創作的思考。這種將自然景物與藝術創作相結合的表達方式,展示了梅堯臣獨特的藝術觀和對生命的獨立思考,使得這首詩詞具有深遠的意義和韻味。
“遠日聊一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hé yù rǔ zhōu zhōng jiàn huái
次韻和玉汝舟中見懷
yáo wén chū zhōu wàng, shǐ ài chuān yuán guǎng.
遙聞出舟望,始愛川原廣。
chūn bīng wèi pò shí, xuán lā hán gāo xiǎng.
春冰未破時,旋拉寒篙響。
míng yàn shì xiāng suí, yuǎn rì liáo yī yǎng.
鳴雁似相隨,遠日聊一仰。
néng zhī zhuàng wù gōng, bǎ bǐ dú jiàn xiǎng.
能知狀物工,把筆獨見想。
“遠日聊一仰”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