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棲云際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生棲云際巘”全詩
破案殘經卷,新墳出樹根。
松悲隔溪路,月照舊山門。
自昔多詩句,而今幾許存。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吊礦坑惠燈上人》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吊礦坑惠燈上人》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生棲云際巘,
沒葬寺傍村。
破案殘經卷,
新墳出樹根。
松悲隔溪路,
月照舊山門。
自昔多詩句,
而今幾許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對已故的惠燈上人(可能是一位僧侶)的懷念和吊念之情。詩中描繪了一幅山村寺廟的景象。
詩的開頭寫道:“生棲云際巘,沒葬寺傍村。”這里的“生棲云際巘”指的是寺廟建在高山之上,與云彩相伴。而“沒葬寺傍村”則意味著寺廟位于村莊旁邊,寺廟與村莊相互輝映,形成一幅和諧的景象。
接下來的兩句“破案殘經卷,新墳出樹根”表達了寺廟的殘破景象。寺廟中的案臺破舊不堪,經書殘缺不全。與此同時,新的墳墓卻從樹根中冒出,顯示了歲月更迭和生命的輪回。
下一聯“松悲隔溪路,月照舊山門”描繪了溪流和松樹的景象。松樹發出悲鳴,仿佛為惠燈上人的離去而悲傷;而月光照耀下的舊山門仍然存在,勾起了對過去的回憶。
最后兩句“自昔多詩句,而今幾許存”暗示了梅堯臣自己的詩作。他提到自己曾經創作了許多詩句,但如今只余下幾首。這里可能表達了他對時光流轉和詩人命運的思考。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寺廟和自然景觀的變化,抒發了對已逝的惠燈上人的思念之情,并借此反思了詩人自身的境遇。
“生棲云際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ào kuàng kēng huì dēng shàng rén
吊礦坑惠燈上人
shēng qī yún jì yǎn, méi zàng sì bàng cūn.
生棲云際巘,沒葬寺傍村。
pò àn cán jīng juàn, xīn fén chū shù gēn.
破案殘經卷,新墳出樹根。
sōng bēi gé xī lù, yuè zhào jiù shān mén.
松悲隔溪路,月照舊山門。
zì xī duō shī jù, ér jīn jǐ xǔ cún.
自昔多詩句,而今幾許存。
“生棲云際巘”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