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雁有時至自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群雁有時至自北”全詩
江流萬古平泱莽,山雨一過寒凄迷。
賈客檣下望吹笛,漁郎浦前看斷霓。
佽飛射蛟水花伏,高士種柳煙條低。
群雁有時至自北,洪潮到此不更西。
君家隱侯有八詠,風雅未盡留人題。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寄題沈比部江州齊云樓》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題沈比部江州齊云樓》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遠望無限高不可及,朱樓欲與浮云平齊。
江水流淌千古平靜,山雨過后凄涼迷離。
賈客站在船頭吹笛,漁郎在港口觀賞霓虹。
勇士射擊水中的水花,高士栽種煙霧繚繞的柳樹。
大群雁時而從北方飛至,洪水沖擊此地不再向西。
你的家族有八首佳作,風雅之美使人留連不忍離去。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江州齊云樓的景象和其中發生的種種活動。詩人以遠望的視角觀察朱樓與浮云平齊,表達了對遠大目標的向往和追求。江水平靜流淌,象征著歷史的長河,而山雨過后的凄涼迷離,則暗示了人生的不可預測性和變幻莫測的命運。賈客吹笛、漁郎觀賞霓虹,描繪了江州繁華的景象和人們的娛樂活動。勇士射蛟水花、高士種柳煙條,則表現了各種英雄豪杰和文人雅士的英勇和才情。大群雁的飛來象征著季節的變遷,洪水的沖擊則展示了自然的威力。詩末提到了八首佳作,顯示出詩人對文人雅士的贊美和對美好藝術的追求。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江州齊云樓的景象和其中的各種活動,展示了豐富多彩的人生和世界的多樣性。詩人運用具象的意象和景物來表達對遠大目標的向往、對人生命運的思考以及對英雄才子的贊美。詩中的對比和意象運用巧妙而生動,使詩情與景物相得益彰,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啟示。這首詩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意境感,是宋代文人詩詞的典型作品之一。
“群雁有時至自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tí shěn bǐ bù jiāng zhōu qí yún lóu
寄題沈比部江州齊云樓
yuǎn mù bù gāo bù kě jí, zhū lóu yào yǔ fú yún qí.
遠目不高不可極,朱樓要與浮云齊。
jiāng liú wàn gǔ píng yāng mǎng, shān yǔ yī guò hán qī mí.
江流萬古平泱莽,山雨一過寒凄迷。
gǔ kè qiáng xià wàng chuī dí, yú láng pǔ qián kàn duàn ní.
賈客檣下望吹笛,漁郎浦前看斷霓。
cì fēi shè jiāo shuǐ huā fú, gāo shì zhǒng liǔ yān tiáo dī.
佽飛射蛟水花伏,高士種柳煙條低。
qún yàn yǒu shí zhì zì běi, hóng cháo dào cǐ bù gēng xī.
群雁有時至自北,洪潮到此不更西。
jūn jiā yǐn hóu yǒu bā yǒng, fēng yǎ wèi jǐn liú rén tí.
君家隱侯有八詠,風雅未盡留人題。
“群雁有時至自北”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