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雁目始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聞雁目始縱”全詩
既無地勢美,又乏土力擁。
乃因涂明生,不由人所種。
亦能應節開,焉取入公用。
公來步廣庭,聞雁目始縱。
忽見粲然英,降植合常從。
賓僚席其傍,詠玩意已重。
物莫厭僻遠,會遇良可頌。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謹和相國屋上菊叢》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謹和相國屋上菊叢》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屋頂上有一叢菊花,它的根深深地扎進瓦縫中。雖然沒有迷人的地勢,也沒有土壤的滋養。然而,卻因為涂明的生長,而不是人為種植。它能夠迎合季節開放,并被用于公共場所。當相國走進廣闊的庭院,聽到雁鳴聲時,他突然看見了那些明亮而英俊的菊花,于是將它們種植在一起。賓客們圍在旁邊,紛紛贊頌這些美麗的花朵。沒有什么物品是讓人厭倦的,即使它們生長在偏遠的地方,相遇之后也是值得稱頌的。
詩意:
這首詩以菊花為主題,通過描繪屋頂上的菊花叢,展現了菊花樸素而堅韌的品質。菊花雖然沒有得到美麗的地勢和土壤的滋養,卻能夠頑強地生長并應對季節的變化。它們不是人為種植的,卻能在公共場所被賞識和使用。作者通過這些描述,借菊花的形象來表達自己對堅韌、適應環境的品質的贊美。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菊花的堅韌生長和應對季節變化的能力,表達了作者對于逆境中的頑強和適應力的贊賞。菊花在屋頂上生長,根深扎實,即使沒有得到理想的環境條件,仍能開放迎接季節的變化。這種堅韌和適應力與作者對菊花的贊美并引發了作者與賓客們的共鳴。
詩中還出現了相國的形象,他在廣闊的庭院中聽到雁鳴聲,看到了屋頂上的美麗菊花,于是將它們種植在一起。這種景象展示了相國對于美的欣賞和對于堅韌品質的贊賞,并與賓客們一同分享這種美麗。整首詩以菊花為象征,表達了作者對于堅韌、逆境中生長和美的追求的思考和贊美之情。
“聞雁目始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ǐn hé xiàng guó wū shàng jú cóng
謹和相國屋上菊叢
wū shàng yǒu cóng jú, jié gēn shēn wǎ fèng.
屋上有叢菊,結根深瓦縫。
jì wú dì shì měi, yòu fá tǔ lì yōng.
既無地勢美,又乏土力擁。
nǎi yīn tú míng shēng, bù yóu rén suǒ zhǒng.
乃因涂明生,不由人所種。
yì néng yīng jié kāi, yān qǔ rù gōng yòng.
亦能應節開,焉取入公用。
gōng lái bù guǎng tíng, wén yàn mù shǐ zòng.
公來步廣庭,聞雁目始縱。
hū jiàn càn rán yīng, jiàng zhí hé cháng cóng.
忽見粲然英,降植合常從。
bīn liáo xí qí bàng, yǒng wán yì yǐ zhòng.
賓僚席其傍,詠玩意已重。
wù mò yàn pì yuǎn, huì yù liáng kě sòng.
物莫厭僻遠,會遇良可頌。
“聞雁目始縱”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仄韻) 去聲二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