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追縣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太守追縣官”全詩
有樹不蔭犢,有水不滋{左禾右芻}。
孰知事春農,但知急秋租。
太守追縣官,堂上怒奮須。
縣官促里長,堂下鞭撲俱。
不體天子仁,不恤黔首逋。
借問彼為政,一一何所殊。
今君請郡去,預喜民將蘇。
每觀二千石,結束辭國都。
絲韉加錦緣,銀勒以金涂。
兵吏擁後隊,劍撾盛前驅。
君又不若此,革轡陪泥烏。
欵行問風俗,低意騎更駑。
下情靡不達,略細舉其麤。
曾肯為眾異,亦罔為世趨。
學詩聞已熟,愛棠理豈無。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王介甫知毗陵》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有樹不蔭犢,有水就越{左禾右和}。
誰知道事情春季農民,只知道急秋租。
太守追政府,堂上憤怒地奮力要。
政府催促里長大,堂下鞭撲都。
不能體天子仁,不體恤百姓拖欠。
上前打聽他為政,一個有什么不同。
現在您請求郡去,預喜人民將蘇。
每次看二千石,結扎辭國都。
絲墊子上錦緣,銀石勒以涂金。
官兵擁有后隊,劍打大前鋒。
你又不這樣,皮革韁繩陪泥烏。
欵行詢問風俗,低意騎更笨。
下情沒有不達,略細舉他的粗布。
曾愿意為大家不同,也沒有為社會趨向。
學詩聽說已經成熟,愛棠道理難道沒有。
* 此部分翻譯來自Baidu,僅供參考
“太守追縣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wáng jiè fǔ zhī pí líng
送王介甫知毗陵
wú niú cháng wèi rè, wú tián cháng wèi kū.
吳牛常畏熱,吳田常畏枯。
yǒu shù bù yīn dú, yǒu shuǐ bù zī zuǒ hé yòu chú.
有樹不蔭犢,有水不滋{左禾右芻}。
shú zhī shì chūn nóng, dàn zhī jí qiū zū.
孰知事春農,但知急秋租。
tài shǒu zhuī xiàn guān, táng shàng nù fèn xū.
太守追縣官,堂上怒奮須。
xiàn guān cù lǐ cháng, táng xià biān pū jù.
縣官促里長,堂下鞭撲俱。
bù tǐ tiān zǐ rén, bù xù qián shǒu bū.
不體天子仁,不恤黔首逋。
jiè wèn bǐ wéi zhèng, yī yī hé suǒ shū.
借問彼為政,一一何所殊。
jīn jūn qǐng jùn qù, yù xǐ mín jiāng sū.
今君請郡去,預喜民將蘇。
měi guān èr qiān dàn, jié shù cí guó dū.
每觀二千石,結束辭國都。
sī jiān jiā jǐn yuán, yín lēi yǐ jīn tú.
絲韉加錦緣,銀勒以金涂。
bīng lì yōng hòu duì, jiàn wō shèng qián qū.
兵吏擁後隊,劍撾盛前驅。
jūn yòu bù ruò cǐ, gé pèi péi ní wū.
君又不若此,革轡陪泥烏。
kuǎn xíng wèn fēng sú, dī yì qí gèng nú.
欵行問風俗,低意騎更駑。
xià qíng mí bù dá, lüè xì jǔ qí cū.
下情靡不達,略細舉其麤。
céng kěn wèi zhòng yì, yì wǎng wèi shì qū.
曾肯為眾異,亦罔為世趨。
xué shī wén yǐ shú, ài táng lǐ qǐ wú.
學詩聞已熟,愛棠理豈無。
“太守追縣官”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