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來河內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舊來河內守”全詩
嗣子千里駒,羊腸九折坂。
春裘不畏寒,行路未為遠。
舊來河內守,父老將衣挽。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薛公期比部歸絳州展墓》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薛公期比部歸絳州展墓》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風雨梨花殘,松柏墓門晚。
在風雨中,梨花凋零,松柏的墓門在黃昏時分漸漸關閉。
嗣子千里駒,羊腸九折坂。
薛公的兒子如千里駒馬般迅猛,他們將穿越曲折崎嶇的羊腸小道。
春裘不畏寒,行路未為遠。
盡管穿著春季的衣服,但他們并不害怕寒冷,也不覺得路途遙遠。
舊來河內守,父老將衣挽。
薛公一直守護著河內,老一輩的人們為他們穿上衣服,送別他們。
詩詞的詩意表達了送行者對薛公和他的兒子的祝福和贊美。詩中描述了風雨中凋零的梨花和晚上關閉的墓門,暗示了生命的短暫和人生的離別。兒子被比喻為千里駒,象征著他們年輕、勇敢、有朝氣,將踏上艱難的旅程。詩人表達了對他們的贊賞,稱贊他們穿越艱難的羊腸小道,不畏寒冷,不懼遠路。最后的兩句描述了薛公長期在河內守護的情景,老一輩的人們為他們送行,表達了對薛公和他的兒子的關心和祝福。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離別的場景,并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寫,傳遞了對薛公和他的兒子的敬意和祝福。同時,詩詞的韻律流暢,用詞精練,給人留下深深的印象。
“舊來河內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xuē gōng qī bǐ bù guī jiàng zhōu zhǎn mù
送薛公期比部歸絳州展墓
fēng yǔ lí huā cán, sōng bǎi mù mén wǎn.
風雨梨花殘,松柏墓門晚。
sì zǐ qiān lǐ jū, yáng cháng jiǔ zhé bǎn.
嗣子千里駒,羊腸九折坂。
chūn qiú bù wèi hán, xíng lù wèi wèi yuǎn.
春裘不畏寒,行路未為遠。
jiù lái hé nèi shǒu, fù lǎo jiàng yī wǎn.
舊來河內守,父老將衣挽。
“舊來河內守”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