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足忘事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亦足忘事縻”全詩
既為邦邑長,必欲風化施。
長松蔭公庭,流水循堂基。
俱可助琴彈,亦足忘事縻。
況君公侯家,清尚人所期。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曾孝寬寺丞宰桐城》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曾孝寬寺丞宰桐城》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嗇夫茍有惠,前世猶立祠。
既為邦邑長,必欲風化施。
長松蔭公庭,流水循堂基。
俱可助琴彈,亦足忘事縻。
況君公侯家,清尚人所期。
詩意:
這首詩詞是梅堯臣送別曾孝寬寺丞宰桐城的作品。詩人贊美曾孝寬以其寡欲節儉而著稱,即使是在前世,人們仍會為他建立祠堂來紀念他的美德。曾孝寬現在成為了邦邑的長官,他必然會致力于推動風化事業,使邦邑更加繁榮興盛。在他的庭院中,高大的松樹投下濃蔭,流水從廳堂的基石中流過。這景象不僅可以助他彈奏琴音,也足以讓他忘卻塵世的紛擾。何況曾孝寬作為一位公侯的家族,他的清高品德正是人們所期望的。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贊美曾孝寬的品德和美德,表達了詩人對他的欽佩之情。詩人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述了曾孝寬的節儉和清高,以及他對邦邑的貢獻。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詩人展示了曾孝寬的寧靜和超脫,使讀者感受到了一種寧靜和清凈的氛圍。
詩中的長松和流水象征著寧靜和流動,與曾孝寬的品德相呼應。詩人通過這些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曾孝寬高尚品德的贊美,并暗示他對曾孝寬的期望,希望他能在邦邑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推動社會的風化和進步。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曾孝寬的敬仰之情,同時展現了宋代士人對高尚品德和清高風范的追求。這首詩詞既有贊美之情,又有期望和祝福之意,使讀者感受到一種莊重和平和的氛圍。
“亦足忘事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éng xiào kuān sì chéng zǎi tóng chéng
送曾孝寬寺丞宰桐城
sè fū gǒu yǒu huì, qián shì yóu lì cí.
嗇夫茍有惠,前世猶立祠。
jì wèi bāng yì zhǎng, bì yù fēng huà shī.
既為邦邑長,必欲風化施。
cháng sōng yīn gōng tíng, liú shuǐ xún táng jī.
長松蔭公庭,流水循堂基。
jù kě zhù qín dàn, yì zú wàng shì mí.
俱可助琴彈,亦足忘事縻。
kuàng jūn gōng hòu jiā, qīng shàng rén suǒ qī.
況君公侯家,清尚人所期。
“亦足忘事縻”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