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官催摘雨前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茶官催摘雨前牙”全詩
聞香已入中都府,團品爭傳太傅家。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
吳中內史才多少,從此莼羹不足跨。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依韻和杜相公謝蔡君謨寄茶》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依韻和杜相公謝蔡君謨寄茶》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子每年都要品嘗龍焙茶,
茶官催促在雨前采摘新芽。
聞到香氣就傳入中都府,
團茶成為太傅家爭相傳家。
小石冷泉保留著早茶的味道,
紫泥壺中泛起春日的花香。
吳中地區的才士們有多少,
從此以后無法跨越莼羹的限制。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宋代天子每年都品嘗龍焙茶的情景。茶官在雨前催促采摘新芽,天子聞到茶的香氣后,將其傳入中都府,成為太傅家爭相傳頌的團茶。詩人提到了小石冷泉,它保留了早茶的原始味道,而紫泥壺中泛起的花香則象征著春日的氛圍。最后,詩人提到了吳中地區的才士,暗指文人墨客,他們在享受團茶的同時,也感嘆自己無法超越封建等級制度帶來的限制。
賞析:
這首詩詞以茶作為主題,通過描繪天子品嘗龍焙茶的場景,展示了當時茶文化的盛行。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雨前采摘新芽、茶香傳入中都府、紫泥壺中泛起春日的花香等,生動地表現了茶的品質和香氣。詩人還通過提及小石冷泉和吳中地區的才士,呼應了茶文化與地方文化、文人雅士的聯系。最后一句"從此莼羹不足跨"巧妙地運用了典故,表達了詩人對封建等級制度的不滿和無奈。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抒發了詩人對茶文化的熱愛和對社會現實的反思。通過品茶的場景描寫,展示了茶在宋代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和影響力。整首詩詞意境清新,語言優美,給人以愉悅的感受,同時也引發了對社會制度的思考。
“茶官催摘雨前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yùn hé dù xiàng gōng xiè cài jūn mó jì chá
依韻和杜相公謝蔡君謨寄茶
tiān zǐ suì cháng lóng bèi chá, chá guān cuī zhāi yǔ qián yá.
天子歲嘗龍焙茶,茶官催摘雨前牙。
wén xiāng yǐ rù zhōng dōu fǔ, tuán pǐn zhēng chuán tài fù jiā.
聞香已入中都府,團品爭傳太傅家。
xiǎo shí lěng quán liú zǎo wèi, zǐ ní xīn pǐn fàn chūn huá.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
wú zhōng nèi shǐ cái duō shǎo, cóng cǐ chún gēng bù zú kuà.
吳中內史才多少,從此莼羹不足跨。
“茶官催摘雨前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