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觀堂宇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已觀堂宇邃”全詩
安知中屏開,自有幽林致。
花搴巖桂紅,石擘云根翠。
正當秋風來,不見搖落意。
日得吟其間,何須去為吏。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追詠崔奉禮小園》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追詠崔奉禮小園》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前此訪君時,已觀堂宇邃。
安知中屏開,自有幽林致。
花搴巖桂紅,石擘云根翠。
正當秋風來,不見搖落意。
日得吟其間,何須去為吏。
詩意:
詩人在這首詩中追憶他曾經拜訪過的崔奉禮的小園,描繪了園中幽深的景色和寧靜的氛圍。他感嘆自然景觀的美麗,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抒發了自己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清新自然的筆觸描繪了崔奉禮的小園。詩人在第一句表達了他在之前訪問過崔奉禮的府邸,感嘆府邸的宏偉壯麗。接著,他希望探訪府邸的中屏門,以期發現其中隱藏的幽深之處。詩人表達了對府邸內部幽靜林木的向往和喜愛。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園中的景色和自然元素。花朵綻放在巖石上,鮮紅的巖桂花與青翠的云根相映成趣。這里的描寫給人以美的享受,展示了自然景觀的恬靜和神奇之美。
在下一句中,詩人提到了秋風的到來。秋風往往伴隨著枯葉的飄落,但在這個園中,他并沒有看到搖落的景象。這種對秋風的描繪,暗示了這個小園的寧靜和不受外界干擾的狀態,亦可理解為對安寧生活的向往。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在這個小園里吟詠的愉悅,他認為在這樣的環境中,享受詩意的陶冶已經足夠,不需要去擔任官職。這種對自在生活的追求和對文人境地的向往,是宋代文人常有的情懷。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寧靜而美麗的小園,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對逝去時光的懷念,以及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它展示了宋代文人的閑適生活和對自然、藝術的熱愛,是一首具有典型意義的宋詞作品。
“已觀堂宇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uī yǒng cuī fèng lǐ xiǎo yuán
追詠崔奉禮小園
qián cǐ fǎng jūn shí, yǐ guān táng yǔ suì.
前此訪君時,已觀堂宇邃。
ān zhī zhōng píng kāi, zì yǒu yōu lín zhì.
安知中屏開,自有幽林致。
huā qiān yán guì hóng, shí bāi yún gēn cuì.
花搴巖桂紅,石擘云根翠。
zhèng dāng qiū fēng lái, bú jiàn yáo luò yì.
正當秋風來,不見搖落意。
rì dé yín qí jiān, hé xū qù wèi lì.
日得吟其間,何須去為吏。
“已觀堂宇邃”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