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不成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流云不成陰”全詩
鳴鳶不生風,流云不成陰。
赤地有焦土,烈野無沃霖。
涸潭深幽幽,枯岳高岑岑。
火龍將焚鬣,陽烏多渴心。
肌膚非木石,絺綌煩衣襟。
冰盤不可見,空對瓊玖吟。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次韻和馬都官苦熱》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和馬都官苦熱》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炎熱的夏日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酷暑的感受和對自然干旱的憂慮。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日光亭午時,
赫若熔黃金。
鳴鳶不生風,
流云不成陰。
赤地有焦土,
烈野無沃霖。
涸潭深幽幽,
枯岳高岑岑。
火龍將焚鬣,
陽烏多渴心。
肌膚非木石,
絺綌煩衣襟。
冰盤不可見,
空對瓊玖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炎熱的夏日為背景,通過描繪干旱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酷熱天氣的感受和對自然災害的憂慮。
詩的開篇寫道“日光亭午時,赫若熔黃金”,形容陽光熾烈,猶如熔化的黃金一般熾熱。接著描述了鳴鳶不生風,流云不成陰,暗示著天空無風無云,沒有涼爽的陰涼之處。
接下來的幾句描寫了干旱的景象,赤地上有焦土,烈野上沒有沃霖(豐沛的雨水)。涸潭深幽幽,枯岳高岑岑,形容干涸的池塘和干燥的山岳。這些描繪表達了自然干旱的嚴重程度,以及干旱給大地帶來的枯萎和荒涼。
接著,詩中提到火龍將焚鬣,陽烏多渴心,用火龍、陽烏來象征炎熱,暗示天氣的炙熱讓生物們感到干渴和煩躁。
最后兩句“肌膚非木石,絺綌煩衣襟。冰盤不可見,空對瓊玖吟”,通過對比自然和人類的感受,表達了作者對炎熱天氣的不適和無奈。詩人感嘆自己的肌膚不是木頭石頭,衣襟上的絲絹也感到煩躁。冰盤不可見,意味著沒有涼爽的東西可以享受。最后一句“空對瓊玖吟”,表達了詩人內心對涼爽的向往,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夏日炎熱和自然干旱景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酷暑的感受和對自然災害的憂慮,同時也傳達了對涼爽和美好事物的向往。
“流云不成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hé mǎ dōu guān kǔ rè
次韻和馬都官苦熱
rì guāng tíng wǔ shí, hè ruò róng huáng jīn.
日光亭午時,赫若熔黃金。
míng yuān bù shēng fēng, liú yún bù chéng yīn.
鳴鳶不生風,流云不成陰。
chì dì yǒu jiāo tǔ, liè yě wú wò lín.
赤地有焦土,烈野無沃霖。
hé tán shēn yōu yōu, kū yuè gāo cén cén.
涸潭深幽幽,枯岳高岑岑。
huǒ lóng jiāng fén liè, yáng wū duō kě xīn.
火龍將焚鬣,陽烏多渴心。
jī fū fēi mù shí, chī xì fán yī jīn.
肌膚非木石,絺綌煩衣襟。
bīng pán bù kě jiàn, kōng duì qióng jiǔ yín.
冰盤不可見,空對瓊玖吟。
“流云不成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