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鮮聊以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烹鮮聊以芼”全詩
烹鮮聊以芼,泝險復兼程。
可用茲時樂,無將遠道驚。
曾為江上客,因贈北行人。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董安員外之信州鉛山簿》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董安員外之信州鉛山簿》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古老的岸邊長滿了翠綠的蘆葦,春天的帆船逆水而行輕盈。烹煮新鮮的食材以解饑渴,順流而下并不畏險難繼續航行。在這美好的時光中,可以享受樂趣,無需因遠道而驚恐。曾經是江上的客人,因此贈送給北方的行人。
詩意:
這首詩詞以寫景抒懷的方式展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感受和思考。作者通過描繪古老岸邊的翠綠蘆葦和春天的帆船,表達了自然環境的美妙和生命的活力。烹煮食材以滿足溫飽的行為象征著人們在旅途中對生活的追求和對美食的享受。作者通過描述順流而下、不畏險難的帆船,表達了自己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的堅韌和勇氣。最后,作者將這首詩贈送給北方的行人,是對彼此旅途艱辛的共鳴和祝福。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美麗的自然景色和旅行的情景,通過對自然和人的互動的描繪,傳遞了積極向上的情感。作者通過對翠綠的蘆葦和輕盈的帆船的描繪,展現了自然的美妙和生機。同時,烹煮食材和順流而下的帆船也寓意著人們在旅途中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困難的勇敢面對。整首詩以豁達樂觀的心態,表達了作者對旅行的喜悅和對行人的祝福。這首詩詞的語言簡練,意境清新,給人以愉悅的閱讀體驗,展現了宋代詩人的獨特風采。
“烹鮮聊以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ǒng ān yuán wài zhī xìn zhōu yán shān bù
董安員外之信州鉛山簿
gǔ àn lǜ pú lǎo, chūn fān nì shuǐ qīng.
古岸綠蒲老,春帆逆水輕。
pēng xiān liáo yǐ mào, sù xiǎn fù jiān chéng.
烹鮮聊以芼,泝險復兼程。
kě yòng zī shí lè, wú jiāng yuǎn dào jīng.
可用茲時樂,無將遠道驚。
céng wèi jiāng shàng kè, yīn zèng běi xíng rén.
曾為江上客,因贈北行人。
“烹鮮聊以芼”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四豪 (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