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不如二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吾不如二人”全詩
同與休沐下,訪卜長安市。
吾不如二人,讀書無舉跬。
借曰當乘肥,乘肥非我指。
唯思泉石間,坐臥松風美。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讀日者傳答俞生》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讀日者傳答俞生》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與宋忠和賈誼兩位學者相遇的情景,并表達了對他們學識淵博的欽佩之情。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讀《日者傳》后答復俞生,與宋忠和賈誼同一天放下工作,前往長安市訪問。我不如他們兩位,讀書不達到他們的水平。我曾說過我會乘坐肥馬,但乘坐肥馬不是我真正想要的。我只想在清泉和石頭之間,享受美麗的松風。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與宋忠和賈誼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他人學識的欽佩和自己的不足之感。作者承認自己的學識和能力不及宋忠和賈誼,但他并不羨慕他們的地位和權勢。相反,作者渴望追求內心真正的美好,希望能夠在自然的懷抱中尋找寧靜和享受。
賞析:
這首詩詞展示了作者對學識和功名的淡泊態度,他認識到自己與宋忠和賈誼相比較,差距很大。然而,他并沒有因此而灰心喪志,反而通過表達對自然美景的向往,表現出對內心寧靜和自由的追求。這首詩詞中的泉石和松風象征著自然之美和寧靜的境界,與物質和功名相比,更能給作者帶來真正的滿足和心靈的寄托。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內心追求的渴望,展示了傳統文人士人格追求的一面。通過與學識淵博的兩位學者的對比,作者以自我謙遜的姿態表達了他內心深處對真善美的追求。這首詩詞傳遞了一種深沉的意境,引人深思,讓人對追求內心寧靜和自由的重要性有所感悟。
“吾不如二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rì zhě chuán dá yú shēng
讀日者傳答俞生
sòng zhōng wèi dài fū, jiǎ yì wèi bó shì.
宋忠為大夫,賈誼為博士。
tóng yǔ xiū mù xià, fǎng bo cháng ān shì.
同與休沐下,訪卜長安市。
wú bù rú èr rén, dú shū wú jǔ kuǐ.
吾不如二人,讀書無舉跬。
jiè yuē dāng chéng féi, chéng féi fēi wǒ zhǐ.
借曰當乘肥,乘肥非我指。
wéi sī quán shí jiān, zuò wò sōng fēng měi.
唯思泉石間,坐臥松風美。
“吾不如二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