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同自然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能同自然者”全詩
根深稱條葉,生意絕蕭灑。
或聞造物手,立異先真假。
指是龜溲摹,能同自然者。
天下莫復言,物亦逢知寡。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賦石昌言家五題其一括蒼石屏》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賦石昌言家五題其一括蒼石屏》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括蒼黃石屏,
樹如濃墨寫。
根深稱條葉,
生意絕蕭灑。
或聞造物手,
立異先真假。
指是龜溲摹,
能同自然者。
天下莫復言,
物亦逢知寡。
中文譯文:
用蒼黃石材構成的屏風,
形狀如同濃墨所寫。
根深且粗壯,枝葉茂盛,
生命力旺盛,自由自在。
或者說,造物主的手,
創造出真實與虛幻的差異。
指的是龜殼的紋理模仿,
能夠與自然相一致的材質。
世間再無言語相比,
物質亦感知的少之又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一幅用蒼黃石材制成的屏風為主題。作者通過形象的描述,展示了這塊石屏的獨特之處。石屏根深蒂固,枝葉茂盛,生命力旺盛,呈現出一種自由自在、縱情奔放的氣息。詩中提到造物主的手,表達了石屏的獨特性和與自然的聯系。作者指出這塊石屏的紋理模仿了龜殼的外觀,與自然界的材質相一致。最后兩句表達了這樣一種意境:世間再也找不到與之相比的言語,而且很少有物質能夠感知到這種獨特之美。
整首詩詞以石昌言家五題其中之一的括蒼石屏為寫作對象,通過對石屏的描繪,展示出它的獨特之美和與自然的聯系。作者以形象生動的語言表達了石屏的形態和獨特紋理,同時呈現了石屏的生命力和自由自在的氣息。通過對造物主的手的提及,強調了石屏與自然之間的奇妙關聯。最后兩句以簡潔而深刻的方式,表達了石屏之美超越了言語的能力,且能感知到這種美的人寥寥無幾。整首詩詞通過對一件物品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敏感和對藝術的追求,同時也引發了人們對于自然和人造之間關系的思考。
“能同自然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shí chāng yán jiā wǔ tí qí yī kuò cāng shí píng
賦石昌言家五題其一括蒼石屏
kuò cāng huáng shí píng, shù rú nóng mò xiě.
括蒼黃石屏,樹如濃墨寫。
gēn shēn chēng tiáo yè, shēng yì jué xiāo sǎ.
根深稱條葉,生意絕蕭灑。
huò wén zào wù shǒu, lì yì xiān zhēn jiǎ.
或聞造物手,立異先真假。
zhǐ shì guī sōu mó, néng tóng zì rán zhě.
指是龜溲摹,能同自然者。
tiān xià mò fù yán, wù yì féng zhī guǎ.
天下莫復言,物亦逢知寡。
“能同自然者”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