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起大於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卷起大於船”全詩
喧聲殊倦聽,逆上正難牽。
暗石誰愁礙,長途未擬前。
江心看白浪,卷起大於船。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過褐山磯值風》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過褐山磯值風》
朝代:宋代
作者:梅堯臣
山口風偏急,
磯頭水似煎。
喧聲殊倦聽,
逆上正難牽。
暗石誰愁礙,
長途未擬前。
江心看白浪,
卷起大於船。
中文譯文:
山口的風吹得很急,
磯頭的水像是沸騰。
喧囂的聲音令人疲倦,
逆流而上是困難的。
隱蔽的巖石將誰困擾,
漫長的旅途尚未規劃前行。
在江心望著白浪,
掀起比船還要巨大的波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經過褐山磯時的景象和感受。詩中的山口風偏急,磯頭水似煎,形象地描繪了風勢強烈,水流湍急的景象。喧聲殊倦聽,逆上正難牽表達了作者對于周圍喧囂聲音的厭倦和逆流而上的困難。詩中的暗石誰愁礙,長途未擬前,表達了作者在旅途中遇到的障礙和未來的不確定性。
最后兩句詩江心看白浪,卷起大於船,通過描繪江心處的白浪掀起比船還要巨大的波瀾,表達了作者對于未知和未來的敬畏之情。整首詩意境宏大,以簡潔而富有力量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在旅途中所經歷的困難和對未來的思考。同時,通過山口、磯頭、江心等地的景物描寫,使整首詩具有鮮明的自然風貌和生動的畫面感。
“卷起大於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hè shān jī zhí fēng
過褐山磯值風
shān kǒu fēng piān jí, jī tóu shuǐ shì jiān.
山口風偏急,磯頭水似煎。
xuān shēng shū juàn tīng, nì shàng zhèng nán qiān.
喧聲殊倦聽,逆上正難牽。
àn shí shuí chóu ài, cháng tú wèi nǐ qián.
暗石誰愁礙,長途未擬前。
jiāng xīn kàn bái làng, juǎn qǐ dà yú chuán.
江心看白浪,卷起大於船。
“卷起大於船”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