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計暄寒與風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莫計暄寒與風雪”全詩
將學時人斗牛飲,還從上客舞娥杯。
蓬蒿自有蔣生樂,珠翠寧容鄭氏陪。
莫計暄寒與風雪,古來黃土北邙堆。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和韻三和戲示》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韻三和戲示》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笭箐畫蛤瓦虹醅,
海若淮壖各寄來。
將學時人斗牛飲,
還從上客舞娥杯。
蓬蒿自有蔣生樂,
珠翠寧容鄭氏陪。
莫計暄寒與風雪,
古來黃土北邙堆。
詩意:
這首詩詞以戲謔的筆調描繪了一幅歡樂的畫面,描述了一場喜慶的宴會。詩中出現的地名和人名是指宋代時期的一些地方和人物,給詩詞增添了一些歷史背景和情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生動的描寫和夸張的語言為特點,展現了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和幽默感。詩詞描繪了一場熱鬧喜慶的宴會,場面熱鬧非凡。詩中提到的"笭箐"、"畫蛤"、"瓦虹醅"等詞語,形象地描繪了豐盛的酒席和美味佳肴。"海若淮壖"指的是來自遠方的珍饈美味,象征著宴會上的各種美食。"將學時人斗牛飲"暗示了宴會上人們熱烈的氣氛,大家互相較勁,喝得高興。"上客舞娥杯"則描繪了宴會上女子們的舞蹈和歡樂。
詩的后半部分提到了一些人物,如"蔣生"和"鄭氏"。"蔣生"指的是蔣士銓,他是北宋時期的一位文學家,以詩才和幽默風趣而著名。"蓬蒿自有蔣生樂"表示即使是普通的蓬蒿酒也能享受到蔣生的歡樂。"珠翠寧容鄭氏陪"則指的是與蔣生一同歡聚的鄭氏,可能是指當時的一位女性賓客。
最后兩句"莫計暄寒與風雪,古來黃土北邙堆"表達了作者對于宴會的歡樂和快樂的享受,不計較外界的寒冷和風雪,以及世間的紛擾。"黃土北邙堆"則指北方的黃土地,暗示了宴會的地點。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歡樂、輕松的筆調描繪了一場喜慶的宴會,通過夸張的描寫和幽默的語言,展現了作者的想象力和幽默感。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一種豪放灑脫的生活態度,表達了對快樂的追求和享受。
“莫計暄寒與風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yùn sān hé xì shì
和韻三和戲示
líng qìng huà há wǎ hóng pēi, hǎi ruò huái ruán gè jì lái.
笭箐畫蛤瓦虹醅,海若淮壖各寄來。
jiāng xué shí rén dòu niú yìn, hái cóng shàng kè wǔ é bēi.
將學時人斗牛飲,還從上客舞娥杯。
péng hāo zì yǒu jiǎng shēng lè, zhū cuì níng róng zhèng shì péi.
蓬蒿自有蔣生樂,珠翠寧容鄭氏陪。
mò jì xuān hán yǔ fēng xuě, gǔ lái huáng tǔ běi máng duī.
莫計暄寒與風雪,古來黃土北邙堆。
“莫計暄寒與風雪”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