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何處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江流何處涯”全詩
竹多劉裕宅,松接戴顒家。
山色不須買,江流何處涯。
但邀東海月,莫聽五更鴉。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寄題刁經臣潤州園亭》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題刁經臣潤州園亭》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新作城邊圃,陂原上下斜。
竹多劉裕宅,松接戴颙家。
山色不須買,江流何處涯。
但邀東海月,莫聽五更鴉。
詩意:
這首詩詞寫了一幅田園風光的畫面。詩人描述了一個位于城邊的新建園林,地勢從上到下呈斜坡狀。園內竹子茂密,仿佛劉裕的宅邸,松樹與戴颙的家相連。山色美麗,不需要購買就能欣賞到,江水流淌,卻不知流向何處。詩人希望邀請東海的明月來照耀園中,而不愿聽到凌晨五點的烏鴉叫聲。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宜人的園林景觀。詩人通過描寫園中的竹子和松樹,將園林與歷史人物劉裕和戴颙聯系起來,增添了一層文化內涵。詩人通過"山色不須買"的表達,強調了大自然的美麗無需花費金錢即可享受。而"江流何處涯"則表達了對江水流向的疑問,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未知。最后兩句詩用"但邀"和"莫聽"的表達方式,表明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不愉快聲音的拒絕。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展現了自然景色和詩人的感慨,同時蘊含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煩擾的回避。它描繪了一幅寧靜、優美的田園景象,給人以心靈的寧靜和愉悅。
“江流何處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tí diāo jīng chén rùn zhōu yuán tíng
寄題刁經臣潤州園亭
xīn zuò chéng biān pǔ, bēi yuán shàng xià xié.
新作城邊圃,陂原上下斜。
zhú duō liú yù zhái, sōng jiē dài yóng jiā.
竹多劉裕宅,松接戴顒家。
shān sè bù xū mǎi, jiāng liú hé chǔ yá.
山色不須買,江流何處涯。
dàn yāo dōng hǎi yuè, mò tīng wǔ gēng yā.
但邀東海月,莫聽五更鴉。
“江流何處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平韻) 上平九佳 (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