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與飯與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祭與飯與魚”全詩
今朝五白死,祭與飯與魚。
送之於中河,{左口右兄}爾非爾疏。
昔爾嚙一鼠,銜鳴遶庭除。
欲使眾鼠驚,意將清我廬。
一從登舟來,舟中同屋居。
糗糧雖其薄,免食漏竊余。
此實爾有勤,有勤勝雞豬。
世人重驅駕,謂不如馬驢。
已矣莫復論,為爾聊郗歔。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祭貓》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祭貓》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梅堯臣。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自有五白貓,鼠不侵我書。
今朝五白死,祭與飯與魚。
送之於中河,左口右兄爾非爾疏。
昔爾嚙一鼠,銜鳴遶庭除。
欲使眾鼠驚,意將清我廬。
一從登舟來,舟中同屋居。
糗糧雖其薄,免食漏竊余。
此實爾有勤,有勤勝雞豬。
世人重驅駕,謂不如馬驢。
已矣莫復論,為爾聊郗歔。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梅堯臣家中的五只白貓,它們勤奮地捕鼠,保護了作者的書籍不受老鼠的侵擾。然而,今天早晨這五只白貓死去了,作者為它們舉行了祭祀儀式,用食物和魚來供養它們。之后,作者將它們送到中河(可能是指一條河流),表達了對它們的懷念之情。詩中還提到了這五只貓中的其中一只叫作左口,另外一只叫作右兄。詩的結尾表達了對馬和驢的比較,認為那些被世人重視的馬和驢并不如這些勤勞的貓,最后以郗歔作為結束。
賞析:
《祭貓》通過對五只白貓的描寫,展現了它們勤奮捕鼠、保護作者書籍的形象,突出了貓的特性和價值。貓在這首詩中象征著努力、勤奮和忠誠。作者對這些貓的死表示了悼念和感激之情,通過祭祀儀式表達了對它們的敬意和紀念。詩中的對比也凸顯了作者對貓的喜愛和對于人們評價的反思,認為一些被人們看重的動物(如馬和驢)并不如這些普遍被忽視的貓更加珍貴。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貓的贊美和對勞動的崇尚,展示了宋代社會中普通人對小動物的喜愛和對勞動的認可。
“祭與飯與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māo
祭貓
zì yǒu wǔ bái māo, shǔ bù qīn wǒ shū.
自有五白貓,鼠不侵我書。
jīn zhāo wǔ bái sǐ, jì yǔ fàn yǔ yú.
今朝五白死,祭與飯與魚。
sòng zhī yú zhōng hé, zuǒ kǒu yòu xiōng ěr fēi ěr shū.
送之於中河,{左口右兄}爾非爾疏。
xī ěr niè yī shǔ, xián míng rào tíng chú.
昔爾嚙一鼠,銜鳴遶庭除。
yù shǐ zhòng shǔ jīng, yì jiāng qīng wǒ lú.
欲使眾鼠驚,意將清我廬。
yī cóng dēng zhōu lái, zhōu zhōng tóng wū jū.
一從登舟來,舟中同屋居。
qiǔ liáng suī qí báo, miǎn shí lòu qiè yú.
糗糧雖其薄,免食漏竊余。
cǐ shí ěr yǒu qín, yǒu qín shèng jī zhū.
此實爾有勤,有勤勝雞豬。
shì rén zhòng qū jià, wèi bù rú mǎ lǘ.
世人重驅駕,謂不如馬驢。
yǐ yǐ mò fù lùn, wèi ěr liáo xī xū.
已矣莫復論,為爾聊郗歔。
“祭與飯與魚”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