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其荒敗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況其荒敗跡”全詩
日暮穿林歸,長笛初在骻。
面尾騎且吹,音響未成雅。
隨風散遠近,舉調任高下。
我方江上來,平溜若鏡瀉。
悠悠經醉耳,亦足發瀟瀟。
茍能和人心,豈必奏韶夏。
鄭聲實美好,蠹情如剔剮。
況其荒敗跡,又亦甚裂瓦。
南箕成簸揚,寺孟詠侈哆。
我今留此詩,誰謂馬喻馬。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見牧牛人隔江吹笛》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見牧牛人隔江吹笛》
朝代:宋代
作者:梅堯臣
見牧牛人隔江吹笛,
朝與牛出牧,晝與牛在野。
日暮穿林歸,長笛初在骻。
面尾騎且吹,音響未成雅。
隨風散遠近,舉調任高下。
我方江上來,平溜若鏡瀉。
悠悠經醉耳,亦足發瀟瀟。
茍能和人心,豈必奏韶夏。
鄭聲實美好,蠹情如剔剮。
況其荒敗跡,又亦甚裂瓦。
南箕成簸揚,寺孟詠侈哆。
我今留此詩,誰謂馬喻馬。
中文譯文:
看見對岸的牧牛人吹笛,
早晨和牛一起出牧,白天和牛在原野。
日暮時穿過樹林歸來,長笛剛剛放在腰間。
他面朝著尾巴騎馬吹奏,音響還不夠優美。
隨著風聲散布遠近,調子隨意高低。
我從江上而來,水面平靜如鏡子。
悠悠的聲音經過陶醉的耳朵,也足夠引發悲涼的情感。
如果能夠與人心相和,又何必奏出夏天的音樂。
鄭聲實在美好,但蠹蟲的情感像剝皮一樣殘忍。
何況它荒涼破敗的痕跡,也像是瓦片一樣破碎。
南箕已經變成了簸箕,寺孟的詠句已經變得混亂。
我今天留下這首詩,誰會說馬喻指的是馬。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梅堯臣在江邊看見對岸的牧牛人吹笛的景象。詩中通過牧牛人吹奏長笛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平靜生活的向往。
詩的開頭,牧牛人隔江吹笛,牛群在野間,展現了一幅寧靜自然的場景。隨后,詩人描述了牧牛人回家的情景,笛聲初起,音響還不完美,但隨風散布遠近,調子隨意高低,表達了一種隨性自然的美感。
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從江上觀賞這一景象的感受,江面平靜如鏡,悠悠的笛聲在陶醉的耳朵中回蕩,給人以悲涼的情感。詩人認為,音樂如果能夠與人心相和,即使不奏出華麗的樂曲,也能夠打動人心。
在后面的幾句中,詩人引用了鄭聲和蠹情的比喻,意味著美好的聲音和殘忍的情感并存。他進一步描繪了荒涼破敗的景象,將南箕(指古代的南箕星座)比喻為簸箕,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事物變遷的感慨。最后一句“我今留此詩,誰謂馬喻馬”,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創作的自信和堅持,不希望別人局限于表面的字面意義,而是能夠深入理解詩歌的內涵。
整首詩以樸實的語言描繪了牧牛人吹笛的場景,通過對自然和人類情感的表達,傳達了詩人對寧靜自然的向往和對純粹生活的追求。詩中運用了對比和比喻手法,給人一種清新淡雅的感覺,引發讀者對自然、音樂和人生的思考。
這首詩詞展現了宋代詩人對自然和平靜生活的向往,以及對音樂和情感的思考。它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比喻,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和人類情感的獨特感悟。詩中的景物和情感交融,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平和與追求,引發讀者對生活、美好和深層意義的思考。
“況其荒敗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àn mù niú rén gé jiāng chuī dí
見牧牛人隔江吹笛
cháo yǔ niú chū mù, zhòu yǔ niú zài yě.
朝與牛出牧,晝與牛在野。
rì mù chuān lín guī, cháng dí chū zài kuà.
日暮穿林歸,長笛初在骻。
miàn wěi qí qiě chuī, yīn xiǎng wèi chéng yǎ.
面尾騎且吹,音響未成雅。
suí fēng sàn yuǎn jìn, jǔ diào rèn gāo xià.
隨風散遠近,舉調任高下。
wǒ fāng jiāng shàng lái, píng liū ruò jìng xiè.
我方江上來,平溜若鏡瀉。
yōu yōu jīng zuì ěr, yì zú fā xiāo xiāo.
悠悠經醉耳,亦足發瀟瀟。
gǒu néng hé rén xīn, qǐ bì zòu sháo xià.
茍能和人心,豈必奏韶夏。
zhèng shēng shí měi hǎo, dù qíng rú tī guǎ.
鄭聲實美好,蠹情如剔剮。
kuàng qí huāng bài jī, yòu yì shén liè wǎ.
況其荒敗跡,又亦甚裂瓦。
nán jī chéng bǒ yáng, sì mèng yǒng chǐ duō.
南箕成簸揚,寺孟詠侈哆。
wǒ jīn liú cǐ shī, shuí wèi mǎ yù mǎ.
我今留此詩,誰謂馬喻馬。
“況其荒敗跡”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