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止為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未必止為是”全詩
止之懼無歡,雖病未宜止。
且欲止人事,事止不經耳。
次誦止足言,行當止田里。
田里止誰親,止樂山水美。
既止何所助,唯酒與止喜。
以言止不止,未必止為是。
止酒儻不瘳,枉止徒可恥。
止亦隨化遷,不止等亦死,慎勿道止酒,止酒乃君子。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擬陶潛止酒》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擬陶潛止酒》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擬陶潛止酒
多病愿止酒,不止病不已。
希望通過戒酒來治愈疾病,但疾病并未停止。
停止飲酒擔心會失去歡樂,雖然疾病仍未適宜停止。
并且想要停止人世間的事務,但事務并不會停止傳達到我的耳中。
接著誦讀停止的語言,行動應該停留在田地里。
在田地里停留的是誰的親人?停留的是樂山水美景。
既然停止了,又能獲得什么助益?唯有酒與停止帶來快樂。
以言語停止并不能真正停止,停止并不一定是正確的選擇。
停止飲酒也許不能治愈疾病,徒然停止只會帶來恥辱。
停止也會隨著時光的變遷而改變,不停止同樣會走向死亡。
請謹慎地不要提倡停止飲酒,停止飲酒才是君子之行為。
詩詞的詩意:
這首詩詞以停止飲酒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于多病的愿望,但也對停止飲酒的后果產生了疑慮。詩人認識到戒酒并不能解決疾病問題,也可能會失去歡樂。他進一步思考了停止飲酒對人世間事務的影響,以及停止后所能獲得的益處。最后,詩人提醒人們要慎重對待停止飲酒的觀念,認為真正的君子應該持守適度的原則。
詩詞的賞析:
《擬陶潛止酒》通過對戒酒的思考,展現了梅堯臣對于人生和歡樂的思考。詩中交織了對疾病的痛苦、對戒酒的期望、對停止帶來的后果的擔憂以及對君子行為的呼吁。整首詩詞運用了對比和排比的修辭手法,通過反復的停止與不止的對比,加強了對戒酒問題的思考和矛盾心理的表達。同時,詩中還融入了對田園美景的描繪,使整首詩詞更具生動感和意境。《擬陶潛止酒》通過簡潔而深入的表達,引發人們對于生活、歡樂與個人選擇的思考。
“未必止為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ǐ táo qián zhǐ jiǔ
擬陶潛止酒
duō bìng yuàn zhǐ jiǔ, bù zhǐ bìng bù yǐ.
多病愿止酒,不止病不已。
zhǐ zhī jù wú huān, suī bìng wèi yí zhǐ.
止之懼無歡,雖病未宜止。
qiě yù zhǐ rén shì, shì zhǐ bù jīng ěr.
且欲止人事,事止不經耳。
cì sòng zhǐ zú yán, háng dāng zhǐ tián lǐ.
次誦止足言,行當止田里。
tián lǐ zhǐ shuí qīn, zhǐ lè shān shuǐ měi.
田里止誰親,止樂山水美。
jì zhǐ hé suǒ zhù, wéi jiǔ yǔ zhǐ xǐ.
既止何所助,唯酒與止喜。
yǐ yán zhǐ bù zhǐ, wèi bì zhǐ wéi shì.
以言止不止,未必止為是。
zhǐ jiǔ tǎng bù chōu, wǎng zhǐ tú kě chǐ.
止酒儻不瘳,枉止徒可恥。
zhǐ yì suí huà qiān, bù zhǐ děng yì sǐ,
止亦隨化遷,不止等亦死,
shèn wù dào zhǐ jiǔ, zhǐ jiǔ nǎi jūn zǐ.
慎勿道止酒,止酒乃君子。
“未必止為是”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