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腰還自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折腰還自甘”全詩
卞峰晴照黛,霅水曉澄藍。
葑上春田辟,蘆中走吏參。
到時蘋葉長,柳惲在江南。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任適尉烏程》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任適尉烏程》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梅堯臣。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俛作程鄉尉,折腰還自甘。
卞峰晴照黛,霅水曉澄藍。
葑上春田辟,蘆中走吏參。
到時蘋葉長,柳惲在江南。
詩意:
詩中描繪了作者擔任程鄉尉(地方官職)的心境和景物。作者自愿俯首擔任鄉尉一職,即使需要屈膝而行也心甘情愿。詩中描述了卞峰的晴朗陽光照耀下,湖水清澈見底的景色。草地上的青苗春天里長勢喜人,而蘆葦叢中的官員們來參觀。當到了那個時候,蘋果樹上的葉子已經茂盛,而柳樹依然繁榮茂盛地生長在江南地區。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景物和表達作者的心境,展現了梅堯臣的官場心態和對鄉村生活的熱愛之情。詩中的"俛作程鄉尉,折腰還自甘"表達了作者心甘情愿地擔任鄉尉職務,即使需要屈膝低頭也是愿意的。這種態度展示了作者對官場的積極投入和責任感。
詩中的景物描寫給人以清新宜人的感覺。卞峰的晴朗陽光照耀下,湖水清澈見底,給人以明凈透徹之感。描述春天里葑上的青苗春田辟,表現了農田的生機勃勃,預示著豐收的希望。而蘆葦叢中走吏參的描寫,則展示了官員們對農田的關心和參觀的熱情。
詩末描述了蘋果樹和柳樹,在江南地區長勢旺盛。蘋果樹的蘋葉長勢喜人,暗示著豐收的喜悅,而柳樹則象征著江南地區的繁榮和富饒。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寫了作者的心境和對鄉村生活的熱愛之情。通過自愿擔任鄉尉一職,作者表達了自己對官場的投入和責任感。同時,景物描寫生動形象,給人以清新宜人的感覺,展示了大自然的美麗和農田的豐收景象,體現了作者對鄉村生活的熱愛和向往。整首詩詞以簡約明快的語言,傳達了詩人對官場和農田的熱愛之情,同時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麗和豐收的希望。
“折腰還自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èn shì wèi wū chéng
任適尉烏程
fǔ zuò chéng xiāng wèi, zhé yāo hái zì gān.
俛作程鄉尉,折腰還自甘。
biàn fēng qíng zhào dài, zhà shuǐ xiǎo chéng lán.
卞峰晴照黛,霅水曉澄藍。
fēng shàng chūn tián pì, lú zhōng zǒu lì cān.
葑上春田辟,蘆中走吏參。
dào shí píng yè zhǎng, liǔ yùn zài jiāng nán.
到時蘋葉長,柳惲在江南。
“折腰還自甘”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三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