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免皇皇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未免皇皇求”全詩
李白負其才,飄落滄江頭。
後亦多效此,才薄空羈囚。
文章本濟時,反不能自周。
吾嘗戒吾曹,慎勿異爾流。
臧倉毀孟軻,桓魋迫圣丘。
雖云推之天,未免皇皇求。
吾今重子學,無力薦公侯。
行當思吾言,非教子佞柔。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李逢原》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李逢原》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禰衡因自己的才華而失敗,沉沒在鸚鵡洲。
李白因自己的才華而飄蕩在滄江之頭。
后來也有很多人效仿他們,但才華薄弱,只能空虛地羈留。
優秀的文章本該在時代中發揮作用,但反而不能得到廣泛認可。
我曾經告誡過自己的同行,要謹慎避免重復這樣的道路。
臧倉毀壞了孟軻,桓魋逼迫了圣丘。
雖然說推崇才華至高無上,但也難免追求權勢和地位。
現在,我重視子孫的學業,卻沒有能力去推薦給公侯。
你們在行事時應該思考我的言辭,而不是教導子孫以諂媚和柔弱。
詩意:
《送李逢原》通過對禰衡和李白的才華及其命運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才華的珍視與對時代環境的思考。禰衡和李白都是有才華的人,但他們的命運卻有所不同。禰衡因為才華而失敗沉沒,李白雖然才華橫溢,卻在世間漂泊無定。詩中還提到后來的人效仿他們,但才華薄弱,無法取得成功。作者通過這些描述,暗示著才華雖然重要,但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才華的發揮受到限制,不能自由施展。同時,作者也批評了一些人追求權勢和地位,而忽視了真正的才華。
賞析:
這首詩詞以對禰衡和李白的描述為線索,通過對比才華與命運的關系,表達了作者對才華的思考和對時代局限的反思。詩中運用了對偶、對仗等修辭手法,語言簡練而有力。同時,通過提到臧倉毀孟軻、桓魋逼圣丘的歷史典故,擴展了詩詞的內涵,呼應了作者對才華、權勢和地位的批評。整首詩詞意蘊深遠,給人以啟迪和思考,也反映出當時社會的一些現實問題。
“未免皇皇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ǐ féng yuán
送李逢原
mí héng fù qí cái, chén mò yīng wǔ zhōu.
禰衡負其才,沉沒鸚鵡洲。
lǐ bái fù qí cái, piāo luò cāng jiāng tóu.
李白負其才,飄落滄江頭。
hòu yì duō xiào cǐ, cái báo kōng jī qiú.
後亦多效此,才薄空羈囚。
wén zhāng běn jì shí, fǎn bù néng zì zhōu.
文章本濟時,反不能自周。
wú cháng jiè wú cáo, shèn wù yì ěr liú.
吾嘗戒吾曹,慎勿異爾流。
zāng cāng huǐ mèng kē, huán tuí pò shèng qiū.
臧倉毀孟軻,桓魋迫圣丘。
suī yún tuī zhī tiān, wèi miǎn huáng huáng qiú.
雖云推之天,未免皇皇求。
wú jīn zhòng zǐ xué, wú lì jiàn gōng hóu.
吾今重子學,無力薦公侯。
háng dāng sī wú yán, fēi jiào zǐ nìng róu.
行當思吾言,非教子佞柔。
“未免皇皇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