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絕曲在埋蒿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弦絕曲在埋蒿蓬”全詩
孤桐有聲彈不響,弦絕曲在埋蒿蓬。
知音萬古期必逢,今日已聞天下雄。
陟山涉水不辭遠,文章大名居禁中。
扣門一見顏色喜,抱琴三嘆含徵宮。
九疇不汨微禹力,堯舜豈無明與聰。
推根致本賢意合,敘述況值太史公。
貿金得玉莫忘寶,卻過洞庭乘朔風。
猿休啼月月色好,還來舊山伴狙翁。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廖倚歸衡山》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廖倚歸衡山》是宋代文學家梅堯臣所作,表達了對好友離別的感慨與祝福。以下是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雌猿夜啼別湘東,
曉尋故人背孤桐。
孤桐有聲彈不響,
弦絕曲在埋蒿蓬。
知音萬古期必逢,
今日已聞天下雄。
陟山涉水不辭遠,
文章大名居禁中。
扣門一見顏色喜,
抱琴三嘆含徵宮。
九疇不汨微禹力,
堯舜豈無明與聰。
推根致本賢意合,
敘述況值太史公。
貿金得玉莫忘寶,
卻過洞庭乘朔風。
猿休啼月月色好,
還來舊山伴狙翁。
詩意:
這首詩詞是一首送別詩,表達了詩人對好友廖倚的離別感慨和祝福。詩人借助孤桐和琴弦的形象,表達了友誼的堅定和不滅。他相信,知音萬古期必相逢,也希望好友能夠在遠行中走出一條自己的文學之路。最后,他希望好友珍惜所得之寶,并期待有朝一日再相聚。
賞析:
這首詩詞以送別為主題,表現了友情的珍貴和堅定。詩人用“雌猿夜啼別湘東”來描繪離別的悲壯,用“孤桐有聲彈不響,弦絕曲在埋蒿蓬”來比喻友情的堅定不移。他希望好友能夠在遠行中走出自己的文學之路,成為“文章大名居禁中”的文學巨擘。最后,詩人提到“猿休啼月月色好,還來舊山伴狙翁”,表達了對好友的思念和期待再相聚的愿望。
整首詩詞語言簡練、清新脫俗,表達了詩人深厚的情感和對友情的珍視,是宋代送別詩的代表作之一。
“弦絕曲在埋蒿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iào yǐ guī héng shān
送廖倚歸衡山
cí yuán yè tí bié xiāng dōng, xiǎo xún gù rén bèi gū tóng.
雌猿夜啼別湘東,曉尋故人背孤桐。
gū tóng yǒu shēng dàn bù xiǎng, xián jué qū zài mái hāo péng.
孤桐有聲彈不響,弦絕曲在埋蒿蓬。
zhī yīn wàn gǔ qī bì féng, jīn rì yǐ wén tiān xià xióng.
知音萬古期必逢,今日已聞天下雄。
zhì shān shè shuǐ bù cí yuǎn, wén zhāng dà míng jū jìn zhōng.
陟山涉水不辭遠,文章大名居禁中。
kòu mén yī jiàn yán sè xǐ, bào qín sān tàn hán zhēng gōng.
扣門一見顏色喜,抱琴三嘆含徵宮。
jiǔ chóu bù mì wēi yǔ lì, yáo shùn qǐ wú míng yǔ cōng.
九疇不汨微禹力,堯舜豈無明與聰。
tuī gēn zhì běn xián yì hé, xù shù kuàng zhí tài shǐ gōng.
推根致本賢意合,敘述況值太史公。
mào jīn dé yù mò wàng bǎo, què guò dòng tíng chéng shuò fēng.
貿金得玉莫忘寶,卻過洞庭乘朔風。
yuán xiū tí yuè yuè sè hǎo, hái lái jiù shān bàn jū wēng.
猿休啼月月色好,還來舊山伴狙翁。
“弦絕曲在埋蒿蓬”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