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意暫時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失意暫時屈”全詩
失意暫時屈,獨嗟千里歸。
淮船行欲馳,江鮆去應肥。
謝朓吾鄉守,欣欣見彩衣。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湯延賞秀才下第歸》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湯延賞秀才下第歸》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參差綠柳上,撩亂黃鸚飛。
失意暫時屈,獨嗟千里歸。
淮船行欲馳,江鮆去應肥。
謝朓吾鄉守,欣欣見彩衣。
中文譯文:
參差的綠柳上,擾亂了黃色的鸚鵡飛翔。
失意暫時屈服,獨自嘆息千里歸程。
淮河的船只行駛得急迫,江中的鯪魚去向必定豐美。
向謝朓致敬,我的家鄉守護者,喜悅地看到了他身披彩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送別秀才湯延賞,他成功通過科舉考試,將返回自己的家鄉。詩中的綠柳和黃鸚鵡形成了對比,綠柳參差不齊,而黃鸚鵡在亂飛中顯得更加鮮艷。這種對比表達了作者的失意和無奈,他暫時屈服于逆境,獨自嘆息著千里歸鄉的旅途。
接下來的兩句描繪了作者離開的船只,淮河的船只行駛得急迫,而江中的鯪魚離去的方向應該是肥美的。這些描寫暗示了作者的期望,他希望湯延賞能夠順利回到家鄉,有一個美好的前程。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家鄉守護者謝朓的敬意,他欣喜地看到謝朓身披彩衣,這可能象征著謝朓在家鄉的地位和榮譽。整首詩以送別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湯延賞的祝福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展示了對家鄉守護者的欽佩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形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未來的期待,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家鄉和家鄉守護者的深深的感情。
“失意暫時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tāng yán shǎng xiù cái xià dì guī
送湯延賞秀才下第歸
cēn cī lǜ liǔ shàng, liáo luàn huáng yīng fēi.
參差綠柳上,撩亂黃鸚飛。
shī yì zàn shí qū, dú jiē qiān lǐ guī.
失意暫時屈,獨嗟千里歸。
huái chuán xíng yù chí, jiāng cǐ qù yīng féi.
淮船行欲馳,江鮆去應肥。
xiè tiǎo wú xiāng shǒu, xīn xīn jiàn cǎi yī.
謝朓吾鄉守,欣欣見彩衣。
“失意暫時屈”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五物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