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豉添莼線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豉添莼線紫”全詩
誰知坐臥間,思及煙波里。
絮逐{左魚右此}魚繁,豉添莼線紫。
君行語風物,到日應相似。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王判官之江陰軍幙》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王判官之江陰軍幙》是一首宋代梅堯臣所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往時初渡江,頗愛江南美。
誰知坐臥間,思及煙波里。
絮逐左魚右此魚繁,豉添莼線紫。
君行語風物,到日應相似。
詩意:
這首詩詞是送別王判官前往江陰服役的作品。詩人回憶起自己初次渡江的時候,對江南的美景產生了深深的喜愛之情。然而,此刻他坐臥之間,卻思念起江南的煙波水景。細細觀察,飄浮的柳絮隨著左右游動的魚兒而繁盛,豆豉的香味彌漫著紫色的莼菜線。他想象著王判官在旅途中所見所聞的美景,相信到了目的地后,景色應該與此相似。
賞析:
這首詩詞以送別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王判官的祝福和思念之情,同時也展現了詩人對江南景色的熱愛和留戀。詩中通過描繪江南的自然景觀和細節,營造出一種清新的氛圍。細膩的描寫使讀者仿佛置身于江南的美景中,感受到詩人的情感和對自然的贊美。
詩人通過舒展的句子結構和生動的詞語,將自己的思緒和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他用細致入微的觀察,將細微之處描繪得栩栩如生,如絮逐魚兒、豆豉添莼菜線等,使詩詞充滿了生動的畫面感。
整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江南美景的熱愛和對離別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向王判官表達了對他前程順利的祝愿。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自然融為一體,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友人的深情厚意。
“豉添莼線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wáng pàn guān zhī jiāng yīn jūn mù
送王判官之江陰軍幙
wǎng shí chū dù jiāng, pō ài jiāng nán měi.
往時初渡江,頗愛江南美。
shéi zhī zuò wò jiān, sī jí yān bō lǐ.
誰知坐臥間,思及煙波里。
xù zhú zuǒ yú yòu cǐ yú fán, shì tiān chún xiàn zǐ.
絮逐{左魚右此}魚繁,豉添莼線紫。
jūn háng yǔ fēng wù, dào rì yīng xiāng sì.
君行語風物,到日應相似。
“豉添莼線紫”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