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巨浪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出入巨浪中”全詩
平時自壯大,何所立戰功。
得兵不滿百,防寇滄海東。
駕船如飛鶻,出入巨浪中。
茍能勇於此,遇敵無廢忠。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王巡檢之定海》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王巡檢之定海》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休淬鸊鵜劍,休調鵲血弓。
平時自壯大,何所立戰功。
得兵不滿百,防寇滄海東。
駕船如飛鶻,出入巨浪中。
茍能勇於此,遇敵無廢忠。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送別王巡檢前往定海的情感。詩中提到了鸊鵜劍和鵲血弓,暗喻王巡檢的武器裝備。作者表示在平時就要自我修煉,強健自身,以期在戰場上立功。雖然得到的兵力不足百人,但仍然要防備東方的海盜入侵。詩人形容王巡檢駕駛船只如同飛鶻,毫不畏懼地穿越巨浪。最后,作者鼓勵王巡檢在這樣的環境中發揮勇敢的精神,遇敵時不會有絲毫的背離忠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王巡檢的送別之情,并展現了對忠誠和勇敢精神的贊美。通過對劍和弓的比喻,詩人將王巡檢的武器與戰爭聯系起來,強調了個人的修煉和壯大的重要性。盡管兵力不多,但作者仍然強調防備海盜的重要性,展現了對國家安全的關切。最后,通過描繪王巡檢駕駛船只如飛鶻般勇猛無畏的形象,表達了對王巡檢的鼓勵,同時也強調了在面對困難和敵人時,忠誠和勇敢的品質的重要性。
整體上,這首詩詞以簡短有力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主題,同時通過比喻和形象的描繪,展現了忠誠和勇敢的精神,給人以鼓舞和啟示。
“出入巨浪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wáng xún jiǎn zhī dìng hǎi
送王巡檢之定海
xiū cuì pì tí jiàn, xiū diào què xuè gōng.
休淬鸊鵜劍,休調鵲血弓。
píng shí zì zhuàng dà, hé suǒ lì zhàn gōng.
平時自壯大,何所立戰功。
dé bīng bù mǎn bǎi, fáng kòu cāng hǎi dōng.
得兵不滿百,防寇滄海東。
jià chuán rú fēi gǔ, chū rù jù làng zhōng.
駕船如飛鶻,出入巨浪中。
gǒu néng yǒng yú cǐ, yù dí wú fèi zhōng.
茍能勇於此,遇敵無廢忠。
“出入巨浪中”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