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郎從宦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劉郎從宦日”全詩
劉郎從宦日,天子治平年。
燥茗山中火,熬波海上煙。
吳民不為盜,唯此撓君權。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送鹽官劉少府古賢》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鹽官劉少府古賢》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祖是南昌的尉官,時逢危險離開人世。
劉少府從政的日子,天子統治平安的時年。
干茶在山中燃燒,熬鹽在海上升騰。
吳民不作盜賊之事,唯有這一件事擾亂君主的權勢。
詩意:
這首詩以送別劉少府這位賢人為題材,通過描繪他的官職和時代的治平景象,以及對吳民不作盜賊之事的贊美,表達了作者對劉少府的敬佩和對社會風氣的反思。
賞析:
1. 詩中的"祖南昌尉"指的是作者的祖父曾在南昌擔任尉官,這里體現了作者對家族的自豪感和對祖先的敬仰。
2. "劉郎從宦日,天子治平年"描繪了劉少府在政治上的奉獻和他所處的治平時代,表達了對他的推崇之情。
3. "燥茗山中火,熬波海上煙"這兩句詩描述了茶葉在山中燃燒和鹽水在海上升騰的景象,通過對茶和鹽的描繪,反映了社會的繁榮和人們對物質生活的追求。
4. "吳民不為盜,唯此撓君權"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對吳民廉潔的贊美,認為他們不做盜賊的事情,但卻通過這種方式擾亂了君主的權勢,暗示了社會風氣的弊端和對權力的思考。
總體上,這首詩詞以送別劉少府為主題,通過對劉少府的贊美和對社會風氣的思考,展現了作者對賢人的敬佩和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具有一定的時代性和思想性。
“劉郎從宦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án guān liú shào fǔ gǔ xián
送鹽官劉少府古賢
wǒ zǔ nán chāng wèi, shí wēi qì qù xiān.
我祖南昌尉,時危棄去仙。
liú láng cóng huàn rì, tiān zǐ zhì píng nián.
劉郎從宦日,天子治平年。
zào míng shān zhōng huǒ, áo bō hǎi shàng yān.
燥茗山中火,熬波海上煙。
wú mín bù wéi dào, wéi cǐ náo jūn quán.
吳民不為盜,唯此撓君權。
“劉郎從宦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