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漫漫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二月漫漫雪”全詩
壇場祠乙鳥,桑柘響陰梟。
履帶春泥重,駒回廣野驕。
還批五色詔,池上踏瓊瑤。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聞王景彝雪中禖祀還》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聞王景彝雪中禖祀還》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二月漫漫雪,齋宮夜寂寥。
壇場祠乙鳥,桑柘響陰梟。
履帶春泥重,駒回廣野驕。
還批五色詔,池上踏瓊瑤。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冬天的景象,以及與之相關的禖祀儀式。詩人描述了滿地潔白的雪,夜晚冷寂的齋宮,祭祀場所上飛過的乙鳥,桑柘樹下回響的陰森鳥叫。詩中還提到行走在冬日泥濘中的人們和自由奔放的馬匹。最后詩人回到自己的身份,提及自己受到五色詔書的表彰,并踏上美麗的瓊瑤宮殿。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冬天的雪景和禖祀儀式。詩人運用形象生動的描寫,通過雪、寂寥、烏鳥、陰森和春泥等形象,創造出一種冰冷而肅穆的氛圍。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冬季的嚴寒和靜謐,以及禖祀儀式所帶來的莊嚴和肅穆。同時,詩人還通過描述人們在冬天行走的艱難和馬匹的威武自豪,增加了詩詞的情感和氣勢。
最后兩句詩提到了詩人自己,表達了他受到五色詔書表彰的喜悅,并用池上踏瓊瑤的形象來形容他的歸屬感和榮耀感。這種自我描寫使詩詞具有一定的個人情感和自豪感,也突出了詩人的身份和獨特性。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冬天景象和禖祀儀式的描繪,展現了嚴寒、莊嚴和肅穆的氛圍,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個人榮耀的感慨和贊美。
“二月漫漫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wáng jǐng yí xuě zhōng méi sì hái
聞王景彝雪中禖祀還
èr yuè màn màn xuě, zhāi gōng yè jì liáo.
二月漫漫雪,齋宮夜寂寥。
tán chǎng cí yǐ niǎo, sāng zhè xiǎng yīn xiāo.
壇場祠乙鳥,桑柘響陰梟。
lǚ dài chūn ní zhòng, jū huí guǎng yě jiāo.
履帶春泥重,駒回廣野驕。
hái pī wǔ sè zhào, chí shàng tà qióng yáo.
還批五色詔,池上踏瓊瑤。
“二月漫漫雪”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