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花寺節暫能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接花寺節暫能忙”全詩
昔年二老曾相樂,今日五知名獨光。
舉事是非都不問,接花寺節暫能忙。
清尊雅曲易為厭,自有圖書列在傍。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五知堂》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五知堂》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履道坊的白家宅,
北面是五橋莊的晉公堂。
昔年兩位老人曾一同歡樂,
如今五位知名人物獨自輝映。
對于世事是非都不問,
只忙于接待花寺的節日。
優雅的美酒和曲調變得索然無味,
自有圖書陪伴在身旁。
詩意:
這首詩以五知堂為背景,描繪了作者對于世事的超脫和對于知識的追求。白家宅和晉公堂是地名,代表了傳統文化的庇護和流傳。詩中提到的"兩位老人"指的是過去的知名士人,而"五位知名人物"則代表了當時的知識精英。作者通過對比,表達了自己在追求知識和超越塵世中的獨立和光輝。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揭示了作者對于知識和超脫世俗的向往。通過對履道坊和五橋莊兩個地名的描繪,將傳統文化和知識精英聯系在一起,展現了作者對于過去和現在知識的傳承和發展的思考。詩中表達了作者對于世俗事務的超然態度,不問是非,象征著對繁瑣瑣事的漠視,而專注于接待花寺的節日,體現了對于美好事物的追求。最后,詩中提到的清尊雅曲變得索然無味,自有圖書陪伴在身旁,表達了對于知識的鐘愛和追求。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知識和超脫的理解,展示了他對于自身追求的堅持和獨立精神的彰顯。
“接花寺節暫能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ǔ zhī táng
五知堂
lǚ dào fāng zhōng bái jiā zhái, wǔ qiáo zhuāng běi jìn gōng táng.
履道坊中白家宅,五橋莊北晉公堂。
xī nián èr lǎo céng xiāng lè, jīn rì wǔ zhī míng dú guāng.
昔年二老曾相樂,今日五知名獨光。
jǔ shì shì fēi dōu bù wèn, jiē huā sì jié zàn néng máng.
舉事是非都不問,接花寺節暫能忙。
qīng zūn yǎ qū yì wèi yàn, zì yǒu tú shū liè zài bàng.
清尊雅曲易為厭,自有圖書列在傍。
“接花寺節暫能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