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豈云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猛虎豈云猛”全詩
行行出叢薄,稍稍入孤村。
孤村何所利,所利犬與{左犭右屯}。
誰知仁者勇,去惡義自敦。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夜聞居人喊虎》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聞居人喊虎》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猛虎怎能算得猛,隱藏在何等黑暗的天昏。
時不時地出現在草叢中,稍稍地進入孤村。
孤村有何好處,好處只是有狗與{左犭右屯}。
誰知道仁者是勇敢的,遠離邪惡,自然變得純樸。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猛虎潛藏在黑暗中、夜晚居民喊叫的景象,表達了一種寓意。作者通過猛虎和孤村的對比,探討了仁義和勇敢的關系。猛虎被視為兇惡的代表,而孤村則象征著平凡的人們。然而,作者指出猛虎并非真正的兇猛,孤村也并非毫無價值。在這個孤村中,雖然沒有什么財富和榮耀,但仁義與勇敢的人們卻存在其中。這表達了作者對內在品質和高尚道德的推崇,認為仁者因勇敢而自然崇高。
賞析:
《夜聞居人喊虎》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現了作者的思考。通過對猛虎和孤村的形象描繪,作者巧妙地表達了自己對仁義和勇敢的理解。猛虎和孤村成為對比的象征,突出了內在的美德和高尚的品質的重要性。詩詞中的意象生動而富有感染力,讓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對正直和勇敢人格的崇敬。整首詩詞呈現出一種深思熟慮的意境,通過簡練的文字將作者對人性的思考傳達給讀者。
“猛虎豈云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wén jū rén hǎn hǔ
夜聞居人喊虎
měng hǔ qǐ yún měng, qián cáng hé tiān hūn.
猛虎豈云猛,潛藏何天昏。
xíng xíng chū cóng báo, shāo shāo rù gū cūn.
行行出叢薄,稍稍入孤村。
gū cūn hé suǒ lì, suǒ lì quǎn yǔ zuǒ quǎn yòu tún.
孤村何所利,所利犬與{左犭右屯}。
shéi zhī rén zhě yǒng, qù è yì zì dūn.
誰知仁者勇,去惡義自敦。
“猛虎豈云猛”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